南怀瑾先生曾说,人的生命本质就在于一个字“静”。
人为什么需要“静”呢?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原来,古人早已告知我们答案。静下心来,是修身齐家乃至治国的基础,心一旦定下来,做到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那么,如何做到静呢?
晋有陶渊明隐逸者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官场,只为寻求一方净土,静心养性。唐有刘禹锡安贫乐道者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因同行的刁难,甘居陋室,只为谈笑有鸿儒,静养操守。近代以来,面对波云诡谲的国内动荡局势,一批批文人教授偏居云南,于西南国立大学处,潜心教学著作,只为寻求救国之路,保护教育的种子。比如,陈寅恪在战火纷飞年代,逃难路上,坚持用自己几近失明的眼睛,著书立说。先辈们用实际行动告知我们人的生命在于静,静下心来,可做自己,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做一个清醒的人,即可修养心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做到了静才会有所得。
静能生慧,慧而后得。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远离朝堂,于“承天寺夜游”中感受到皎月的澄澈,自知闲人一枚,静心赏月。于“明月几时有”中感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发出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于遥远的儋州,静心为民,创办学堂,远近闻名,当时的学子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东坡先生于逆境中,静中生慧,超然于物外,是那样的洒脱旷达,他一生不曾获得高官厚禄,但他收获的却是百姓的瞻仰,走进莘莘学子的心中,家喻户晓。东坡先生的人生智慧,在静与得中完美展现。
鲁迅先生一心寻求救国,静心描摹碑帖,于嘈杂处感受铁屋子的桎梏,书写引人深思的《孔乙己》,希冀国民觉醒;邓稼先于茫茫沙漠中,静心专研,苦心人天不负,终于研发出原子弹保卫祖国;史铁生不因自身缺陷,静心创作,终成一代作家。可见人做到静就会能量无限,诸事可成。
反之,不静则害人害己。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交流,人们深处浮躁的社会,很难静下心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任感,网络空间发言也随波逐流,断章取义。一位母亲因儿子在校园被小车撞倒而死,又因被网络吃瓜群众们人肉搜索,不堪入目的辱骂语言,而选择从高楼一跃而下……一跃而下的身后,是爱她的亲人朋友的热泪,无法静下来,真是害人害已啊!多么希望她可以“安静一下,不被打扰”!
静而后得,愿我们都能静心生活学习,而后有所得!
2023-6-14 11:32 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