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星华
时间:2017-12-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今天突然感觉到有些蹊跷,有些思路出来,于是就想把她分享出来!
从哪里说起呢?
先说“病人”吧!什么样的人是“病人”呢?答:生了病的人。呵呵!也就是身体不舒服了,到医院一检查,指标不正常了,长东西了。当然也有一些人,身体感觉还可以,被体检查出来毛病了,也会被扣上“病人”的帽子。
生病了,怎么治疗,这里先不想谈,想先聊聊,我们为什么好摸样样的,怎么一下子就成了“病人”了呢?
万事有果必有因!
身体出现状况,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做了“对不起”身体的事情了,或情绪、或饮食、或作息、或……毋庸置疑吧!
以前,我非常的不理解,你说情绪暴躁、饮食无度、作息紊乱、抽烟喝酒……最后把身体搞坏了,成了“病人”,为什么不把重点放在自我反省、改过自新上,却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财力和医院打交道。做这些“扬汤止沸”的事情。
后来,慢慢的开始明白:改过自新要向自己开刀,需要时时刻刻克制自己,需要放弃胡吃海塞带来的快感,在没有香烟和酒精麻醉的情况下,需要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无奈,需要放下对权力、名气、利益的欲望,需要改正的东西太多,需要养成的全新的习惯太多、太难、太不舒服了。不如,花几个钱,找个地方,打个针、吃个药,做个手术,让自己马上“舒服、爽快”,可以继续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典型的“病人心态”,简称病态。
病态就是心魔,心魔不除,疾病不可能从根本上治愈,无论中医、西医、道医、佛医,还是身心灵等等,如果没有从根本是唤醒患者自我反省、改过自新的意识,都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如今的医者越来越难干,全球医改困难重重,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触及此点!
那么,病态的病人来到医院干什么?就是想花最少的钱为糟蹋自己造下的恶果买单,老大,这不是钱所能解决的吧!
“胆囊壁毛糙没事吧?”
“最近玩手机玩的脖子痛,可不可以第一针就没事了?”
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不想改变自己,医生、白衣天使,您能不能支个招,最好花个块儿八毛的,让我好了!这个时候,真希望有大慈大悲不要一分钱的“神仙姐姐”出现,因为,我也当过“病人”,呵呵!
面对这种状况,医院肿么办呢?搞医疗服务啊!你不是不愿意为自己负责,又不想改变自己吗!来我这里,我给你点止痛药、消炎药,再不行化疗放疗手术刀……
我们郑重承诺:“以患者为中心”,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就精进什么,提供个体化、人性化的全方位服务。
医疗演变成服务我好心痛!
然而,“病人心态”映射出“病医心态”,为了满足病人贪欲而实施的医疗活动,其背后的推动力也必然是很难摆在桌面上的贪欲。所以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医院的发展要把效益放在第一位,医院开始依靠效益运转,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效益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嘛!怎么从羊身上拔毛呢?开展业务,开展新项目,加大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病人知道:亲爱的患者朋友,不要怕,您造下的恶果不用怕,我们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创伤、最小的痛苦“帮你摆平”!
于是,更加的容易理解,医学越来越发展,病人却越来越多!我们的医疗法制越来越健全,医患关系却越来越难处理。然而,医学的初衷是防病于未然!这个年代,或许,记得起来的不多了!
古有扁鹊言:“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种病人他不治。分别是: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六种病人让神医也束手无策。
并非扁鹊耍大牌,而是扁鹊清晰的明白,这六类人若一味固执己见,始终要被大自然淘汰,然而帮他们医治,只会增加大自然的负担。所谓大医,不仅仅是他们的医疗技术有多厉害,而是他们可以站在自然规律的角度看待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慈悲为怀。
道是无情却有情!夏天不会因为空调的发明而凉爽,因为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冬天也不会因为暖气而变得温暖,因为万物的收藏要在这个季节完成。反而因为空调和暖气,给大自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空调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演愈烈……
“以病人为中心”本没有错,但以“病人的贪欲”为中心,是件危险的事情。那些所谓医保政策好的发达国家现在举步维艰,整个国民经济也必将被拖垮。
患者和医生缺乏一种教育:因果教育。当人们害怕引起疾病的原因大于害怕疾病本身,那么,所有问题就解决了!
谢绝“以病人为中心”,“以道为中心”怎么样?
从今天起,我们依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