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这个困难,思想便发生了。
——胡适《我们能做什么》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四舍五入,思想才是命运基石。在胡适先生观念中,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没有思想,因为大部分的人做事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的,习惯是没有思想的存在的,思想应该是有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正是因为这种看法和态度,胡适先生在1926年回答日本记者关于中国青年思想问题的时候,爽快的答道:“中国的青年,是没有思想的。”
按照胡适先生的观念,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们当代90后,是否有思想。大部分的普通人是没有思想的,例如我昨天提到的六个问题,基本上是90后工作期间经常发出的感叹,但针对这种每天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他们没有努力去解决,若是问他们问什么,回答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离不开那几个字:有什么办法。这种不能够用自己大脑解决问题的生活方式,怎么能够算是有思想呢。
为何大家推崇有思想的人,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有思想的人在面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淡定从容,感觉一切都不是问题。这种强大的自信,以及超高的说服力是他们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但人的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不断思索出来的,因为丰富的解决问题经验积攒下来的。所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日常遇到的任何问题,他们是天然的石头,是修建助我们登上云霄的阶梯材料,如果每次遇到它们就选择绕路,不去克服自己强大的惯性逃避思维,那我们人生会像树枝一样,延伸出越来越多的分叉。自然也就越来越偏离我们人生最初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将成为一句空话。
特别喜欢一句话:有问题一点都不可怕,有问题但不去解决才是最可怕的。这句话套用一下:没思想并不代表是傻瓜,有思想不去利用才是傻瓜。读胡适先生的书,最大的感觉是无绝何时何地,当代青年都应该不断的自我提问,自我反思,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社会赋予我们的意义不是避世,不是停滞,而是不断的超越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以自己的力量去影响自己周边的人,正如美国“贫民区域居留地”运动,因为一块“居留地”,影响了整合贫民区的生活习惯,这边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也不要高看自己的力量,我们与这个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做自己该做的,用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少一些抱怨,客观的看待这个社会,看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到时候我们超会发现,不是问题太大我们解决不了,而是因为我们逃避的习惯让我们忘记了如何去用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