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棠的了解,一则来源于古诗词,来源于《红楼梦》,海棠诗社里绝美的诗歌,很是触碰人的心灵;一则来源于张爱玲,她恨海棠无香。至于自然界中的海棠,于我,没有关注过。
今天,赵夏利老师给我发来几张海棠照片,甚是吸人眼球。于是,我走进诗词,了解关于它的芳华。
海棠花,雅号“解语花”,有“国艳”之美誉,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题咏不绝。最痴迷的要数宋代的苏大学士,你看他写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完全被海棠的风姿倾倒。 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金代诗人元好问,借未开之海棠,教育儿辈不要学"桃李闹春风"——炫耀自己、追名逐利,而是要像海棠一样耐得住寂寞,努力学习知识,适当的时候才表现自己。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明代才子唐伯虎在《海棠美人图》中这样说:“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更是把海棠当作可以交心的老朋友。 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正面描写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出了海棠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
突然记得小区竹林深处,有几株海棠,可以去看看。走出楼房,亲近自然。
远远看去,海棠树冠疏散开展,树枝婆娑,树皮光滑。只是这里的花儿,还在含苞。照片里的花梗细长,花色粉红,好似抹上一层粉脂,低垂着脑袋,犹如佳人照池塘,还是古人说得好:“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海棠花开有三重境界,含苞欲放之时:花蕾嫣红,朵朵向上,生机盎然,好奇的从叶间探出小脑袋。花似胭脂点点,是豆蔻少女脸上的红晕。怒放盛开之时:一身粉妆,开得热烈、豪放、洒脱,当仁不让,不带一丝犹豫。飘零之时:有如花雨,让人顿生惜春怀人之感,你看,那一地的粉红花瓣,不就是那柔肠百转、相思泣血的离人泪吗?
含苞的总会怒放、凋零,自然法则。那就珍惜当下,如花儿一般,璀璨自己,温暖别人。
浣溪沙 海棠
清晓妆成三月天,
嫣然一笑竹篱间。
自然富贵露珠沾。
香蕊密蔽蝶难讪,
春阳初过玉阑珊。
小庭斜日倚危栏。
备注:因赵夏利老师美图,胡乱填写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