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从古开始,读书人的地位就很高。唐朝的科举制,更是将其推向了巅峰,一时之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时人们是为了通过读这四书五经,写这八股文来走向仕途,那处于21世纪的我们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
应试教育让我们可以拿到一个学历,证明自己的学识,帮助我们在社会上更快的立足。那除了那些课堂上的“官方指定书目”,我们是否还需要再看其他的课外书呢?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在喧嚣呐喊,认为那些书读了没两天又忘,而且考试又不会考到,看了也没用,不如用这个时间打个游戏逛个街来得实在。这种想法不是不可取,只是太过于狭窄。书籍的内容就好似我们吃的食物,它吃完后跟着排泄物一起离开我们,但它本身的营养已经留在了我们的体内,滋养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大家都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读书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要想提升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美,确实有许多方法。通过健身瘦身,瑜伽改变体态,化妆加持美貌,再不济,还可以通过某图秀秀“一键美颜。”
而读书带给人的气质,不止是从表面上看出来,与饱读诗书的人谈话,你会感觉到他们思维的活跃,眼界的广阔,眼里闪着睿智的光,这就是坚持读书带来的智慧。他们的谈吐里包含着他们看过的书,话题格局也不局限于那些柴米油盐;书里的内容,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甚至还会改变自己原先有的思想,思维也也随之扩大,对一些问题也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女生更是要多读书才可以,现在在社会上,女性被渣男骗,被负心男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其实这些渣男的招数,早八百年前就被我们的作家们写进了书里,比如张爱玲《半生缘》里的祝鸿才,梅娘《鱼》中的林省民。这类讲述男女情爱的书籍,女性可以从中窥看那些渣男的心理,看看那些渣男是怎样妖言惑众的,给自己一个警醒,这可比当年我们看的网络非主流伤感偶像剧来得有用。
读书或者旅行,心和肉体,总有一个在路上。不要停滞不前,每天多读一点书,日积月累,它会反馈在你的言行举止,谈吐风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