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坐在客厅,和儿子一人拿了一本书,儿子看到一段话:著名作家三毛在上学的时候,一次上课时,老师问学生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学生有的回答相当科学家,有的想当老板……当轮到三毛的时候,她从容地站起来说:“我要当一个快乐的拾荒者……”
儿子就问:“什么是拾荒者?”
我:“拾荒者就是捡垃圾的人。”
儿子犹豫了一下,“如果我说我要做一个拾荒者,你会怎么样?”
“这个想法太好了,可以美化城市,妈妈支持你!”
儿子有点意外地看着我,没有说话。
我认真地看着孩子:“不管你将来做什么,妈妈都会尊重你的决定,并全力地支持你!”
儿子没有吱声,等着我的下文。
“不过妈妈觉得你做拾荒者挺可惜的。”
“为什么?”儿子的眼睛里透着疑问。
“你想一想: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拾荒者?”
“任何人都可以。”儿子不假思索地说。
“对呀,拾荒者是一个不需要消耗智力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其他的行业呢?更高端一点的工作,比如科学家、教师、医生等等。”
儿子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你有一个智慧的大脑,你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什么要去抢别人的工作呢?再说:你不做拾荒者,也可以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垃圾,不是吗?”
儿子眼睛发亮,“妈妈,我明白了!”
如果是以前,我听到孩子说要做拾荒者,心里升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你,就是为了让你将来如捡垃圾吗?不如现在不上学出去捡垃圾得了。”然后就是哒哒哒、哒哒哒……一顿无休无止的唠叨,结果孩子不开心,我也不会开心。儿子还会对我有看法:“平时说的好听,工作不分贵贱,都是虚的,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
现在对孩子说的一切,首先会接受、认同,没有了分别心和评判,无形中儿子已经越来越信任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