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你也可以成功(201863)

自2017年2月开始,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活动:坚持不懈做一件事!

活动起因很简单,现在的孩子缺乏毅力,做事有头无尾,不能善始善终。怎样让孩子能从一件小事开始,去培养他们的耐力、毅力、执着心?

我给孩子们讲了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每天甩胳膊300下,只有柏拉图坚持做最终成了伟大的哲学家;讲屠呦呦坚持实验终于研究出青蒿素解病人之痛;讲我们学生中坚持每日鞠躬问好、每日朗读分享、每日训练跳绳等孩子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引导孩子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铃木一郎在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创下一年最多安打记录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获得惊人成绩唯一的途径,就是重复每一个小步骤。”这句话正说明了“习惯”的力量。

美国斯蒂芬·盖斯在其体验著作《微习惯》中,阐述了自己是如何从“每天写作50字”“每天一个俯卧撑”开始,实现了出版著作、锻炼好身体的目标。从确定一个“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够实现的目标”“一个小得不可思议的目标”开始,每天提醒自己去完成。

懒虫斯蒂芬因“每天读2页书,写50字,做一个俯卧撑”实现了运动达人的目标,成了习惯养成时间打理方面的咨询师。

如果感兴趣,他的微习惯八步,我们都可以尝试:第一步,选择合适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列一个习惯清单,通过三个问题选出恰当的想去实现的习惯:问题一,是否选出了适合自己的微习惯的计划?(有每日坚持的,也有隔日坚持的,可以多项小习惯结合)问题二,微计划是否小得不可思议?问题三,是否明确了目标?(明确才可对照检查)

第二步,挖掘每个习惯的内在价值。通过挖掘习惯内在的价值,对抗惰性,继续坚持。

第三步,明确习惯的依据,并且将其纳入日程里面。纳入到日程,作为一天最重要最先要完成的事情,合理利用时间去完成,变成每日不完成不休息的任务(但却不需要强制性意志力)

第四步,建立回报的机制,以奖励来提升成就感。激励可以让我们继续行动,帮助恢复意志力,坚持良好的微习惯,行动便会给我们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五步,记录与追踪完成的情况。记录是过程监督,更是成就感的累积。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每天写50字写着写着就超了,每天一个俯卧撑一做就是10多个,信心就从这里产生。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望值。学会控制期望值,禁止不断加砝码,严格遵守小目标才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养成习惯是重点。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比如没有抵触情绪,一不小心就完成了任务,无需刻意为之,习惯就养成了。

日本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讲述了习惯的养成,小习惯对人一生的作用。值得借鉴的是他提出的培养习惯的三个阶断:

阶断一 反抗期:马上就想放弃(大概是第1到第7天)

阶断二不稳定期:被预订的事项或他人影响(大概第8到第21天)

阶断三 倦怠期:逐渐感到厌烦(大概是第22天到第30天)

只要你每天坚持,熬过这段时间,习惯基本水到渠成。只有每天坚持,才容易成功,而过了三十天后,行动的频率再降到一个星期三到四次也就没关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目前,孩子们坚持最多的是千日英语阅读,百日书法练习、古诗积累,今年我们又开始了亲子共读活动。坚持,人人都可以养成的习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得到一个东西 一个让我回到过去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哪来的 总之我那天一觉醒来它就静静躺在我的桌上了 ...
    左脸比右脸大一点阅读 245评论 0 1
  • 3月18日:斡旋汤太神了,一碗药吃下去,整个人都舒展开,昨天还要不死不活的样子,心口,胸口缓缓的松开,眼睛周围冒小...
    书赞阅读 1,494评论 0 1
  • 1.brain. 我们的大脑就是为了学习而设计的小机器,所以人之为人,不能不学习。(回想我的某些生活阶段,真的连做...
    007曾瑞英阅读 1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