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为看书听课有点困倦,但又没到入睡点,所以,翻阅了一下【高分电影】的收藏夹并从中找出《摔跤吧!爸爸》解乏。虽然,早在2017年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就看过一回了,但再看还是被剧情感动和热泪(为了更原汁原味,这次选择了印度版),好电影就是这样百看不厌,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这次也不例外。
影片讲述了曾经的全国摔跤冠军—马哈唯亚(阿米尔、汗饰演)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但在此之前,马哈唯亚只是一个落魄的摔跤冠军,他渴望他的儿子可以替他圆为国争光(夺取国际性冠军)的梦想,但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 妻子接两连三生下的都是女孩,那一刻他梦破了。但偶然的一次打架事件,让他再次燃起梦想的火苗 — 他可以培养两个女儿成为摔跤冠军。就这样,开启了艰苦的夺冠之旅。
成事心法1—倾尽全力
影片开始,就透露主角虽然是全国摔跤冠军,但家庭并不富裕。在如此情况下,还要放弃工作独自培育两个女儿成为摔跤冠军,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那最后能成功的心法是什么呢?我从始至终看到的都是倾尽全力。无论是遇到世俗眼光的不齿还是同行的阻挠,无论家庭情况多恶劣(揭不开锅),都毅然决然地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和解决。我能想到的形容词就是——倾尽全力。
成事心法2—因材施教
大女儿吉塔从小接受的就是父亲的训练方式,也因此,在后来参加的比赛中一路披荆斩棘、夺冠无数,最后入学国家体育学院,但在此后就接受学院教练的训练,从影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教练对吉塔并不了解,也没有针对每个人的情况而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而是一味地要求学员忘记过去的训练方式,遵从自己的一套训练模板,而且不懂得鼓励及给予学员充分地信任(他不相信学员可以拿金牌),更气人的是,教练顽固地阻挠父亲马哈唯亚对吉塔的教导,导致吉塔在后续的国际赛事中一次次失利,也因此差点葬送了最后冠军宝座。
这很像一些体制内的老师,其实,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只不过需要大人们去观察去发掘,以及后续的因材施教。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散发着光芒的星星,期待着你去发现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