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礼物-读书笔记: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麻烦点个赞,祈求平平安安……
1,
提起逻辑学,人们的第一反应经常都是很厉害。
但是学好用好不容易。
一本小书:简单的逻辑学。
只有156页,却将逻辑学讲得精要分明条理清晰,值得反复咀嚼。
共有五章。
第一章是讲学逻辑的思想准备。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书最为精要的部分,主要讲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学的语言。
第四章探究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最后一章列举了日常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2,
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
这第二第三章核心内容,很是烧脑。
初读让人忍不住想要停下,放下之感。
抑或是强忍着头皮读过去,依然能觉察尚未达到可以深刻理解,自如运用的感觉。
对比金字塔原理,一方面是由于逻辑学和金字塔原理其本质讲得都是逻辑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两者都是我们需要经常运用于实践中的方法性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有读了两三遍,依然是浮在纸上,不得于心的感觉。
由于逻辑学的实际范畴要比金字塔原理更深更广,因而这种感觉会加剧。
读本书宜放在手边,不时翻阅,在实践操作中刻意地体会和练习。
由此,方可将书中所讲内容,在这一遍遍的熟悉和脑力操练中,得以进步提高,进而逐步形成思维习惯。
3,
在逻辑学的基本原理部分,如下四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逻辑学的基本原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一致,包括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
他们作为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
同时,也是不能被证明的。
因此,也成为我们进行外层理论延展论证的基础。
因此,也成为人们运用最多的理论。
2,万物终有其根源。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影响更为深广。
这一理论经常被运用于人生的轮回,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生活现状的影响等等,多种广泛被人们传播的说法和命题中。
3,区分原因。
原因这个词在逻辑学里的内涵更为广阔。
不仅包含我们日常所指的动力因,还包括了目的因、质料因和形式因。
针对一个事务,可以确认的原因类型越多,我们对事务的理解就越透彻。
4,直言命题。
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务的真相是什么。
只是特别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命题在形式上是直言命题,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内容仍然不对。
这种情况,就是命题者表达了一个主观事实,表达了讲话者的观点,但并没有反映任何客观情况。
4,
在逻辑学的语言这个部分,以下几点对于我们的语言选择和运用具有非常重大的参考意义: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务,最好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
2,正确论证。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这一论断,在最经典的论证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至今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柴静的穹顶之下。其论证的内容和形式,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参考。
三段论这种形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习惯性运作,通过观点的联系可以推导出结论,是一种最完整的形式。
而其中,联言论证,选言论证,条件论证是我们最常用的三种方式。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适合我们的方式进行论证。
3,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
前者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后者只能得到可能性结论。
因此,在一些要求精度特别高的论证环境,我们势必要用到演绎论证。
5,
在非核心章节,一些内容因其在日常生活中超强实用度,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1章中的有效沟通的部分,讲到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会越清晰、有效。
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听众会领悟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因此,如下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就显得更为重要:
1,说完整的句子。
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3,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4,根据对象使用合适的语言。
这些有效沟通的原则,特别在这里拿出来,主要是因为沟通这件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重要了。
无效的沟通和误解,都会给沟通的双方,带来不可计量的损失或伤害。
因此,持续提升沟通的有效度,是我们应该不断自觉修炼的部分。
6,
第5章,列举了众多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这点对于勘误我们在生活中的不逻辑的做法也意义重大。
在做逻辑训练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陷入逻辑陷阱中而不自知。
本章列举了28种典型的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为我们的小误区提供了一个清单,方便我们对号入座,优化调整,进而逐步提高我们的逻辑和表达能力。
7,
生活中的逻辑学运用无处不在。
逻辑学的主题就是帮助人们清晰高效地思考。
8,
最后祝愿:平安夜,平平安安。
愿我们都可以参透逻辑学原理,
用高效的思维和正确的语言,
做最精确的判断和论证,
为我们的最终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