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用了一种修辞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学习第一课《白鹭》,我提出了这个简单的问题。
教室里静默了一小会儿。
我每次抛出一个问题,学生马上就会沉入静默状态,是我现在任教班级的特点,时间一长,我也渐渐习惯了。即便我不是一个慢性子的人,即便我内心着急得很,非常想自己马上把答案说出来,以便节约时间,保证课程能够继续开展下去,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还是要等待,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让他们把以往习得的知识融会贯通。
终于,大约1分钟后,有一两个犹疑的声音微不可察地出现了:“暗喻。”
“你们说的是对的。大声点,让同学听到你们说的答案。”我鼓励发言的人,虽然他们没有举手回答。
“暗喻。”声音果然大了一点儿,还算听教。
我接过他们的话语:“是啊,我们昨天也讲过了,这个句子用了暗喻。它没有出现我们熟悉的比喻词‘似乎’‘好像’‘似的’,只用了‘是’,但是,很明显,这个句子就是比喻句,把——”我语速慢了下来,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和我一起说下去,“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
“对呀,这就是暗喻。明白了?”我问。
看见几个学生点头,我觉得多数学生应该懂了,该检测检测实际运用情况了:“请个同学用这方法说一个句子。”
环视教室,没有一个人举手,只有启文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我请他。
“我妈妈是M老虎。”他说,看起来有点儿严肃。
好玩的是,全班没有一个人笑,除了我:“句子是对的,符合说一个暗喻句子的要求。但是,说你妈妈是个M老虎,不是那么好吧?如果给你妈妈听见了,她该多么伤心啊!”
启文眼睛更亮地看着我,微笑了起来,马上左顾右盼看了看周围同学的反应。同学们仿佛和他心有灵犀一般,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妈妈们如果听到、看到孩子们对自己的评价,该伤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