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驱力的面相壹—暴怒

最近有几个事情发生了。一个是一位老师在出诊被来访者刺伤;一个是最近自体心理学一个临床个案,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泼水攻击;一个是豆瓣小组中的“父母皆祸害”引起的热议;还有个案中的来访者的谩骂。

先说一下这位被刺伤的老师,精神分析国内比较早的实践者,无论是临床还是理论都有不短的工作时间。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把过去的内在的内容投射浮现出来并付诸行动。很显然,他这个时刻是忽略了一个现实的理智因素:咨询师是在为他服务,是帮助他和做对他有益处的工作。他为什么忽略呢?是一种情绪能量,这个能量爆发出来,象野兽一样吞噬了他的理智,他抑制不了,必须要通过动作来缓解,这个位置就是垂直分裂(不在意识层面)的位置。它和神经症可以压抑下去是不同的。这是病理比较严重的情况。

有一部分人群,如果在人格层面有这样的缺损,一旦为现实环境激活,这部分就会发作,不像是那个人。在临床咨询中,咨访关系进入某些阶段,这些隐藏的地雷就会暴露,通过短期退行显露出来,有一些是轻微的或者显露过程是缓慢的、节制的,那么出现危险的可能性会低;如果是比较大的情结断裂,或者是咨询过程比较冒进,或者不小心触及了这些,就会以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影响患者的情绪、感受。咨访过程实际上是通过退行——转化潜在的破坏性种子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潜伏在水底的鲨鱼。

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泼水,也同样具有暴怒的特点,与上面第一例不同的是,第一例除了暴怒的攻击之外,还具有预谋性,隐藏性,是具有某种狡猾的、攻击的、毁灭特质。泼水则是具有情绪性、冲动性的特点,这个冲动背后同样是一种释放的能量,是个体原来不曾体会面对的部分,自体此刻的虚弱、渺小、自卑、存在感都需要爆发性力量来维持,是一种具有边缘人格特质的部分。这些个体在生活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攻击,或者多频次或者隐藏着,而咨询师通过咨询室的设置,将这部分中和转化,并修复关系,从而实现新的客体关系链接和情感表达渠道。

驱力——生命力如同流动的河水,这些过多的堤坝,防御在那里,需要疏导而不是拆除。在疏导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河水失控,巨大的能量淹没性吞噬理智。这些都是需要谨慎和注意的。

“父母皆祸害”,这样的一个宣泄渠道,大部分都是说说、骂骂。多是以语言和理智的方式来调节平衡自己,这些能量释放是比较舒缓的,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舒缓是有帮助的。这是轻微的暴怒。

来访者骂咨询师,破坏咨询关系,如果排除咨询师自身的问题。那么也是比较严重的破坏关系的特质,这些人不会采取行动,但是在亲密关系中则容易出现破坏性冲动。一般来说,第一次访谈出现这样的现象,多为严重的人格障碍问题。这些暴怒弥漫在整个与外的信息互动中,自我破坏性较强。

能量:这个词临床是指的是感受,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感受,通过咨询师自己的身体感觉、情绪感觉、意念感觉来感受。这些感受随着咨询的时间累积而增多,越来越敏锐。通过识别这些能量的转移,来判断来访者的意识位置是很好的诊断能力。

能量:力量、生命力、趋势、势能……这些广泛含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时,树叶没有纷飞,紫檀花也不知什么时候会开,形单影只的走在校园里,总会有那么点大煞风景的味道。 于是...
    fancy楚风阅读 422评论 5 2
  • 倘若要我游一天北京。挑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顶好的,是九月的某一天,夏天刚刚过去,秋天才稍稍露了点影子。但早晚已经有...
    地瓜赵阅读 296评论 0 1
  • 参加公司培训,主讲老师是一位资深教练,将心理学与职场情景串讲,一句不刻意的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萦绕脑际良...
    牛魔王魔牛阅读 265评论 0 0
  • 历史沧桑泪满襟,却难得他心逍遥; 江湖悲怆辛酸雨,却难得他一生无屈颜; 硝烟四起官场荣,却难得他一世与人无所争。 ...
    旭公子的半满人生阅读 1,0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