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句的来历与称谓及分类:
什么叫绝句呢?绝句最初被称为联句。对于绝句的称谓历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绝句又叫绝诗,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指从律诗中截取四句,或截取首尾两联;或截取中间两联;或截取前两联或后两联。清代的赵执信在《声调谱》中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始于六朝,远非近体,后人误以绝句为截律诗,故致多此一问”。由此可见,绝句乃截句的说法,就是形式上的臆断,并不足取。
第二种说法认为,绝句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中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声律,使它定型,就成了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偶尔也有六绝。
按照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出现在律诗形成以后,古绝形成的年代相对较久远。早在律诗出现之前就有诗人创作古绝,古绝虽然押韵,但平仄相对自由。
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绝句的首句用邻韵是被容许的。
我们先了解五言绝句
二、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两格。
1、诗体简介
从北周士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并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在南北朝末期就已经形成,“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 ,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未都是仄声,而且诗体已称为绝。但总体来看,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的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2、诗体格律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不论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以后五言绝句多严格遵守格律诗的规定,虽然有个别的诗人按古诗的写法写成了“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已经是格律上接近完美的近体诗,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句数固定。
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字。
第二、押韵严格。
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是通押,有的是隔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的区别。五言绝句的押韵严格主要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五言绝句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是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第三、讲究平仄。
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式。
第四、关于对仗问题
绝句不排斥对仗,也不严格要在。即使有对仗,也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律诗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和尾联可以不对仗。在绝句中一二句对仗了,三四句就不需要对仗,如沈如筠的《闺怨》;三四句对仗了,一二句就不需要对仗,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般情况下全诗不用对仗也是很常见的。
3、平仄句型
基本句型:
(1)仄仄平平仄;(2)平平平仄仄;(3)平平仄仄平;(4)仄仄仄平平
分别四种类型起句的句式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的《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李端的《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王涯的《闺人赠远--其一》 :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4)(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三、七言绝句
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就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唐代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体裁之一。
1、七绝格律分类
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共四种句式:
(1)正格平起式两种:平起平收,首句押韵;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2)偏格仄起式两种: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2、四种基本句式:
(1)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白居易的《忆江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3)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例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绝句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好,今天讲五言绝句。 我们昨天说了,五绝和七绝一样,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了。 唐之前的诗人称这种五言或七言四句的体...
- 这个问题是:有没有自创的绝句或律诗分享一下? 前言 老街平时写文章时,常常碰到一些读者说,看你讲得头头是道,能不能...
- 新年了,你能用年、相思、爱、团圆作诗一首吗? 前言 这是问答里的一个小问题,类似于命题作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练...
- 如何才算是是一首合格的七言绝句? 绝句分为五言、七言。而和中国古诗的分野一样,有是否遵循格律的区别。唐以前包括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