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的历史精神

      中国历史之漫长,是足以证明它的文化价值,但对于这样漫长的历史,势必有着一种理念支撑着历史前进。像这种领导历史精神就叫历史精神。

      西方人讲历史较为出色的人物代表是德国的马克思和黑格尔。他们一个讲究的是唯物论,一个讲究的是唯心论,但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不适合来解释中国历史。因为他们都是通过历史来证明他们的哲学观念,历史被当做了一种工具。因为其国的历史太过短暂,只有几百多年。但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之久。故中国的史学家一般都是从历史本身入手,而非通过哲学作为枢纽。在往深层说,哲学是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工具。

      再回看中国史,且只看商周。纵使将《史记》及《二十四史》翻烂了,也找不出一处关于“历史的精神”。可他确实是存在着,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着“四民社会”分别是门第社会(魏至唐),游士社会(战国),郎吏社会(两汉)与科举社会(宋到清),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社会领导层面都大体上 是“士”族文化的人。

      此社会之论虽未说过商周之士,但士之产生便是在周的思想的表现,周礼的传播者孔子说“士志于道”此道如“仁”启于自身,推于天下,此是士之思想的推广。

      从商周开始由士人组建的中国士人政府就有一统治者“天子”后或称皇帝,但是这个统制者虽是继承制,但不能以地来断定这是士人政府下的皇帝专治社会。因为此政府完全是由士人组建的,而非皇帝组建的。而士人又是最开始的富农,故可直接撑管底层,此比皇室更直接的管理。故最终可说为中央集权且此集权仅可议为管理,而非皇帝专治。

      我论文中提到商周之变中变的不是很多,例如制度,从商至周终究是分封制,在我看来就是“士”起了作用,士族的文化统着中央,从而吾国的文化却不断的,又因夷华之融合(因为民族观、国家观的形成不足),两民族最终归于中国,所以商的文化可以在周得到延续。

        由教育领导政治,由政治启动社会,这使是中华民族士族精神。

        而士的产生必然是会有一种原因,而这种士族文化产生的原因,就是中国历史的领导精神,而外国却没有这个士族文化,亦属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专利。商周改代之变革中,大势之不变,便是在其中一直蕴含着士族文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许多时候, 只有去经历,你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 昨晚和一位筝友约定今晚去某个艺术中心听音乐会,...
    书言菡语阅读 1,748评论 0 0
  • 时间这么久,久到眉头 头发这么长,缠住喉咙 用尽半生量度,徒劳无功 想了很久,才知你我深陷,已是月下绫猴 空落落的...
    徐郎阅读 3,430评论 0 1
  • 齐格格/文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此书共三部,每一部都是很厚的一本,开始还担心读不下去,哪知刚翻几页,便被深深吸引...
    齐格格阅读 4,075评论 0 1
  • APK安装流程系列文章整体内容如下: APK安装流程详解0——前言APK安装流程详解1——有关"安装ing"的实体...
    隔壁老李头阅读 11,414评论 0 7
  •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可以理解,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双重丧失。在人类历...
    wml专注一点阅读 4,7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