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很多人其实都不太了解,今天我就来好好讲一讲吧。
我是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与很多大学生一样,我以前也是上课划水、下课娱乐、考前抱佛脚。
在我看来,目前的成绩对我不很重要,随着时间的拉长,我也一直陷入“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的困扰当中,不知前路如何,看不清未来。
无法为每天的生活赋予意义感,就会陷入无所事事的虚无当中,哪怕这个时候跟别人一样上课听讲、学习都要比打游戏、娱乐来得更让人充实。
可我还是不能够确信自己以后会走计算机这条路,而且高中的应试习惯早已让我养成了对教学的内容无动于衷、不思考、不主动。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位博主(博主是北大毕业的),她说:
学校的东西,像是专业课,是有学习的意义的,然后从中培养的那种认真勤奋的精神和节奏,也很重要。
我赞同,但是这不是我想要的。
自己这一年来看书、思考、成长,已经深刻得到的一个真相就是:成绩、竞争真的是一个太小太小的维度了。它对我的人生而言,没有所谓的那么重要,我也没必要说服自己攻坚克难地做到最好,只是能够做到一般好就可以了,结余出来的时间,我想留给——读书、写作、跑步。
这就是我给自己的确定性了。
最近也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是一位大二学姐写的,叫做藐视绩点:
我想,如果想清楚了自己的未来,不去以绩点争奖学金、保研和出国机会,那当然可以藐视它;如果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十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有一个远比绩点高远的目标,那可以藐视它;如果足够优秀,在大学里取得了比绩点重要的成绩,这个成绩能让别人忘掉你的绩点,你可以藐视它;如果你在大学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思想丰富而厚重,眼中有光芒,内心充实宁静,那你可以藐视它;如果这些都没有,目光迷茫,不清楚未来,腹中空空,缺乏知识自信,那又谈何藐视绩点?
这一年来,我也学会了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走别人走的路,尽管在学校这个体制内,我不能够完全做到,但是可以尽量做到。
当你学会尊重自己,倾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比别人告诉你的重要的多得多。
我在逃避吗?我觉得没有,因为我审视过两者的意义,所以我选择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这个想法在我真正决定考研之前都不会变。
我觉得我是很幸运的,在我初入大学,就认识了“得到”,深刻认同其终身学习的理念,到目前已经坚持践行230天;遇到了“写作”,就爱上了它,我也不记得我写了一百多少天了;遇到“跑步”,晚自习之后只要不下雨就去跑。
我可以不打游戏,但是没办法不学习、不写作。我甚至觉得我现在所做的一切自己觉得并不是很有什么所谓的成就感,只是慢慢把它们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情,你会因为自己吃饭、睡觉而骄傲吗?
我曾经说,记录,就是一种定格,定格了那个瞬间当下的我自己。(我没想到自己可以说出这番话)写作就是一种记录,也是我持续成长、自我精进的工具。
关于大学,我很认同一位前辈的一段话:
大学前,一切很简单——学习好,一切都好。所以可以很简单地沉静在学习中。进入大学后,人生全面地展开,那时,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所有问题,都会呈现在你面前。
这时,如果你还继续沉浸在狭窄的学习中,没去拓展你的人生,伸展你的活力,那就太悲哀了。结果是,这份苦闷继续,直到恋爱、直到婚姻、直到生儿育女、直到死亡……
有的时候,那些节外生枝的东西并不像你说的那么面目狰狞,反而你去拥抱它,它可以撑起你生命的宽度。
成为一个人,一个活力四射的人,要远胜过考试、胜过成绩。
你可能不会认同我说的话,但是也没关系,我从没想过我写文章是为了指导别人什么,我只是把东西呈现出来,拿不拿去用是你的事,如果我呈现的东西能够引起你的思考,那就是我的幸运了。
关于读书,很多人不喜欢读书,读好书,具有非凡的意义,你要问我,写作、读书有什么好处?我还真说不出来,只是遇到它们就喜欢上了。
如果非要我说,我也只能引用《白说》中的一段话: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读鲁迅、周作人,还是傅雷、梅里美?其实都不是。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书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自己。
读书、写作、跑步,撑起我生命的深度、宽度、长度(我瞎编的)。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这三件事了,没有什么可以让我迷失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