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现在 未来
现在已经是2022年的3月2日10点钟了,不出意外的话我这篇写完应该是3月3日了,哈哈哈哈,提前祝自己生日快乐,也恭喜自己离光荣退休又进了一步,可喜可贺,此处应有掌声。开玩笑开玩笑,说实话自己大概也是越来越懒了,以前还能保持一年写两三篇生活纪实的,现在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一年写一篇。一直有人告诉我,人之所以痛苦的根源,在于往事太多,未来太少。可是,生活如果不记录点什么,未来又得如何清晰的去告诉自己活着。三十岁的尾巴,明明还记得当初呀呀学语一个人在异地求学,一眨眼,数十年间已是江河变幻,沧海桑田。三十而立,三十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也是个分界线,对我而言,三十年茫茫心事,说与山鬼听。
过去
佛说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总有人会说,人痛苦的根源在于对往事回忆过多,对未来思索较少。也许很多人的道理都懂,可依旧会对往事耿耿于怀。回忆太多,已不想拘泥于过去,可还是想与往事告个别。
很久以前听莫言在诺贝尔获奖时的感言叫讲故事的人,当时我在想以后要是有成就了我也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现在尽管过的稀里糊涂,厚个脸皮我也来当个讲故事的人吧哈哈哈哈。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有个小孩出生于20世纪末,出生时并没有什么很奇怪的异象,可能也就注定他是个普通人吧,如果说唯一的不一样,可能就是当时看见这个孩子的人都说这个小孩眼睛好大。出生的时候这个小孩的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都高兴坏了,后来小孩的爷爷喝醉了经常说,那天只要周围看见的人都夸这个小孩的眼睛灵动,在加上当时父母倍寄予的厚望,小孩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就这样,故事的主人公出生了,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落里。小孩的父母在他出生那年在院子里栽种了一颗李树,后来,在无数个午夜梦回的夜晚,小孩依旧记得记事时,高高的屋檐,浓郁的李花,雨点滴滴答答的落在青瓦片上。庭有李树,适初生时母所手植也,今已不知其所枯荣也?时间飞逝,大多人与物已随时间洪流迷失在岁月的尽头,唯一剩下的大抵也只有那棵李树了。
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跳过小坑,绕过小村。时间就在被小孩母亲剪去的裤腿里一去不复返了,很快,就到了读书的年龄,因为听闻隔壁教学质量的优秀,在加上小孩父母生意的变动,5岁的时候,小孩就和父母去了隔壁市上学。刚到的时候,因为语音不同,加上种种原因,小孩的第一年记忆并不算特别愉快。第二年的时候,因为那个小小的四合院除了小孩外还住了3户人家,那三户人家见小孩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管教小孩,就自告奋勇的当了小孩的干爸爸,干爷爷。就这样子,那个小小的院落里好像因为多了两个干爸爸,一个干爷爷,在也变得再也不像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活也因为他们多了许多色彩。小孩的干爸和干爷爷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大了所以都不在身边,所以从小他们就吧小孩当作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在养。每次其他人来看他们时带了什么零食,他们家做了什么菜第一时间都会送到小孩这来。在后来,时间久了,小孩也在当地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附近的人在也不像一开始那样用着的词来说着小孩。小孩特别开心有了新的亲戚,也有了新的朋友。在后来,小孩在那边度过了最为快乐的童年,升上初中,走向市里。在后来小孩每年回来看望那些家人,小孩初中毕业的那年,小孩的干爷爷干奶奶从国外带回来一个书包,这么多年,尽管走南闯北,那个书包从来都陪在了小孩的身边,在后来,小孩高中的时候,小孩的干爷爷中风了,小孩来看他的时候,不敢相信那个个子高高,声音洪亮的爷爷现在已经虚弱到要躺在椅子上,小孩过去的时候奶奶和小孩说爷爷中风了好多人都记不得了,但这样子小孩的干爷爷还是拉着小孩的手,叫着小孩的名字,问要不要吃糖,那天小孩坐在摇椅那坐了半天,听着他的干爷爷絮絮叨叨的说着反复的话语,小孩拉着干爷爷的手,好像又回到刚来的时候干爷爷把小孩举高高说以后你叫我爷爷时的爽朗笑声,还有每次家里来亲戚看爷爷的时候,干爷爷总是前脚亲戚刚走,后脚就吧亲戚带的东西送给小孩吃,小孩的父母有时忙于生意总是管不到小孩,又是他们做饭菜给小孩吃还接送小孩上学去等等等等,此时此景正如那年那景。再后来,小孩去他乡上大学去了,再再后来,小孩的干爷爷走了,小孩人在外地都没能回来看一眼,再再再后来,小孩再去的时候,那个四合院被拆了。。。。。尽管那个乡村不算很大,尽管多年以后,小孩回到了故乡,遇到了很多人和事,但此心安处即为故乡。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