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与琪幺幺一起玩看图猜字,完全体验需求传递失真全过程,亲子小船翻了数次后,我决定进行一次回顾。
第一,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从客户价值去描述需求
场景:琪幺幺给我的提示,厨房里面用的,然后在我面前使劲抡手臂,我已经懵了,为什么做饭的要在我面前跳来跳去,难道是做印度飞饼?
答案:平底锅
我又不爱看喜羊羊,根本不会想到平底锅就是抡人的,而作为五岁的小孩,这就是他对平底锅最熟悉的定义。
我们很多时候现在技术实现的角度去理解需求,譬如需求描述为“有四个轮子,有金属盒体,有方向盘”,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到是“汽车”,而用户要的可能是“割草机”,如果我们从客户用途去描述需求,就是“可以用来割草”,这就是我们对外的特性。
第二,尽量的多角度挖掘需求内容,不要忽略细节
场景:琪幺幺提示,吃的,里面有鸡蛋。然后跑到阳台站着。我继续懵。。。蛋黄派,荷包蛋。。。都不对
答案:月饼
原来站在窗口表示赏月,我以为他出去玩同时等我思考答案,他以行动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却被我忽略了。
想起MFQ有个步骤是全团队多角色参与,头脑风暴的方式分析需求,列出尽可能多的需求信息,不放过一个细节。
第三,信息对等化,用词规范化
场景:琪幺幺描述:我同学某某某最爱吃的。。。我直接掀翻小船。。。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谁认识你的同学某某某,谁知道他爱吃什么。
所以我们做需求分析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人的表达能力一般是低于思考能力的,通过问问题尽量让双方的的信息对等。这时候要注意冲突处理的技巧哦,保持合作小船顺利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