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不是销售人员,但因为工作需要,也在这几个月密集地走访了很多家客户。从确定走访目的、方法,到预约客户、实际拜访,整个流程经历了很多迭代,还是在这里复盘总结一下。
为什么要走访客户?
我目前在一家日资的工业零件贸易公司,我所在的是功能性部门,主要负责线上平台运营。此次走访目的主要是内容运营相关的前期市场调研。
本次重点要推的这部分内容是公司首次试水,内容和形式、包括后期推广都没有先例。加上本次投入不少,社内大老板非常重视。所以在前期调研非常重要。
客户基本是企业为主体,加上还是传统的制造业,线上能获取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充分发扬了日本事事较真的精神,每次新的尝试都务必听到客户真实的声音。
客户走访四部曲
1.预约客户
我们内容的用户群体是特定年龄段、特定岗位的客户,所以先要把这部分用户清单筛选出来。这一步也是我们在走访过程中逐渐判定我们的用户,最终锁定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走访。我们每周去一天,那天会走访三家,基本提前一天约。
打电话预约时,简明扼要地向对方说明拜访的目的和需求,如果可以的话确认双方时间,预约成功。
听起来简单,每次这步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话术迭代了N多次后终于找到了客户接受度比较高的一套。因为账号混乱,好多企业需要打四五个电话才能最终确认。当然,拒绝是常有的。有打通直接挂断的、有讲开头就挂断的(这种是最伤人的)、有讲话态度很差的。但更多的是和我们公司往来较多的老客户,态度比较积极的。
刚开始的时候一被拒绝就非常沮丧,然后对打电话非常抗拒。但后来想客户不是拒绝我这个人,只是拒绝我给他打电话这个行为。刚开始也因为到下午了还约不满客户就开始自我怀疑,但后来我告诉自己,我们有这么多客户,我不相信我约不到三家。抱着这个信念不断打电话,没想到每次都可以搞定。
2.谈话内容书面化
拜访有一些书面的内容会提前打印,到时候当面确认,也有一些内容需要口头沟通记录的。
刚开始我觉得要沟通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但领导明确要求要做问题清单。事实证明这非常有必要。
一是前期可以理清思路,有的问题不能直奔主题,要通过一些基础的问题来引导(有没有引导性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答案,下面会细说);二是把要问的问题都搜集起来,免得到时候临时遗漏。
3.客户面谈
客户有爱说话的不爱说话的,有热情的有严肃的,但只要我们拿着书面的面谈内容,就不怕垮掉。
面谈过程中,首先要寒暄一下,问一些公司基本信息等,初步了解,暖暖场,后续的谈话也相对会比较轻松。我刚开始总是直奔主题,导致整个谈话节奏非常紧张。
其次话术的引导和铺垫。比如一个关于我们的内容对客户有没有用。如果是先看我们的内容,然后紧跟着问有没有用,客户自然说有用。换种说法,先问客户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怎么对应,客户会回答有这几种方案。然后我们接着问,我们的内容会不会是你的方案之一,对你有没有用。客户这时候会说,前面的方案已经足够了,你这个比较麻烦,一般不会用。你看,同样的问题,客户却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这就是话术引导的不同。
好的话术让客户觉得水到渠成,不好的客户不但会让客户的回答前后矛盾,还给他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不光是谈话,调查问卷的设计也是同样的。
4.总结汇报
因为要持续走访好多客户,所以每次结束后都需要及时总结汇报。样本少的时候有偶然性,样本多了后就可以看出规律。
客户走访,我收获了什么?
以上的各种技巧既然不必说,这样的客户走访,把我——一个互联网人推在了用户的面前,让我近距离接触了真实的用户。不愧是传统行业。
而我也密集地接触了行业内不同分支、不同业态、不同规模的企业,企业之间、具体的人员之间的差别都很大。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在经济低迷和疫情的打击下,机器人、半导体等高精密行业的受到的影响很小。有的反而生意更好。这些公司的技术过硬,有自己的护城河,其他公司不景气,对他们可能还是机会。
2.个人来说,越是公司环境不好,越是不太有学习意愿。公司和员工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全的。但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个人更应该有危机意识,主动学习,提高技能。
3.行业特殊,新人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去请教有经验的前辈,网上学习多是百度搜索,其次是行业论坛。
4.制造业不会像互联网行业那样有很多泡沫,它需要多年深耕,需要耐得住性子。
以上就是我走访客户的复盘,虽然夏天顶着烈日非常累,但工作就是如此,我喜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