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如入翰林堂,谈笑风生皆文章。
熟后方知戏言客,轻摇折扇弄皮黄。
这是6年之久,对于老宋的认知改变。男人为何喜欢“反差”,因为本身亦如此。
作为南开大学的研究生,人家考古吃的是国家干粮,守着史前人骨,在大大的土坑里挖呀挖呀挖……从“当代摸鱼大师”到“学术版开盲盒”,寻的就是刺激!当然这里得着重声明,考古人手执毛刷轻拂的虽是尘埃,指尖丈量的却是文明断代的密码。
他倒好,偏偏要搞拍卖,做了拉磨的驴,就得研究吧,得储备吧,得又写又讲吧……所以这人的唯一爱好:看书。
以墨香论高下,不以铜臭较短长。书呆子的眼里,宁舍酒肉钱,必购未见书。他与我探讨一年500阅读量,作为贪财好色之人,自知不如,但绝不示弱,直掐其要害,比如他只会读书……
当然,你也要知读书人都是假正经。不否认学霸的满腹经纶,绣口一吐侃了半个盛唐,但反之,这人的用“典”程度,从古至今,从男到女,把文字“玩”的透彻,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剖析了再嚼碎,让你不得不瞠目结舌。
你说他俗,除了读书,他也谈“钱”。骂骂咧咧北京个富家子弟,奢靡贪欲;感叹物欲横流,老板带着四姐出游。然后一看,他的股票被“套”了吧,他又淘了些“物件”赚了吧,他那天津,北京的房子……
说来可惜,百年之后,不都是我的!首先他无儿无女,光棍一个;其次这人毫无社交,我应是为数不多的好友;再者长达我多年的“洗脑”,初见成效。
跟古物沾边的人,多少有点玄学在身上,不知你们是否同意。我时常调侃,“老神棍”上身,能掐会算。等日后行业暗淡,找一地,支一摊,拇指捻过掌纹沟壑读人山川图卷,抬眼扫过三庭五注知人旦夕祸福,也是赚钱的门路。
当然我也是他算过的一章,好话倒是不少,信了他的鬼,现在想来,他所指手有财库,这库里不就是他那些个“遗产”。
话风到这,就不得不讲讲,这男人为何还是潦草一人。首先男人不“坏”是绝不可能,这“坏”字是有贼心没贼胆,还是有贼胆亦有贼心之分。
他?不会……不会不是说他不敢或者出于洁身自好的本能,不去做,而是他“笨”。
书呆子,搞纯爱,然后纯爱的娃打着酱油说“叔叔,您好!”。于是乎,他那萍絮因缘,浮萍易散,柳絮无根……
当然爱情不是唯一,人嘛,得铸就自我堡垒。《百年孤独》里那句“比起害怕无人相伴的暮年,更可怕的是从未完整拥有过自己”。情感必有替代能量值,真正的生命丰盛,也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在多维时空连续体中不断展开的超立方体。
其实接触的人多了,会发现老宋,是再单纯不过一人,外物不扰本心,散木也能长存……
最后,也请允许我以好友的身份,赠上:纵使云涛吞日月,青山不碍白云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