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体重,多数人有着谜一般的执念,同时也有着严重误区,体重基数一度成为肥胖的唯一指标,体重是否变轻成为减肥是否成功的刻度尺,早晨上称的数字决定今天是大块朵颐的享受美食还是选择味同嚼蜡的减脂餐。确实体重可以作为检测肥胖的参数之一,但是并不绝对,夏天来临之际,衣服越穿越少,身材好坏一览无余,在享受称赞或称赞他人的时候,没有人会突然跑过来问你多重。
体脂、体重、腰围、臀围等综合因素才是监控肥胖的标准,这里简单介绍课本提及有关肥胖的定义作为参考:
1,直接测量皮褶厚度
2,由皮褶厚度计算体脂百分比
(1)Brozek公式: 脂肪%=[4.570/Dd - 4.142]*100
(2)Siri公式:脂肪%=[4.950/Dd - 4.50]*100
X=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区皮褶
体脂率肥胖标准可参考下表
3,测量腰围臀围
(1)腰围男性>=85cm 女性>=80为肥胖
(2)腰臀比男性>=0.9 女性>=0.85为肥胖
4,标准体重法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
5,体重质量指数
BMI=体重/身高²(kg/m²)
我国定义超重临界值为24肥胖临界值28
以上常用的五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单独使用某一方法会造成结果失真,例如经常健身的人群体重基数较大,如果用标准体重法测算,结果是肥胖的概率很大,所以综合应用这几种方法才会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相较于直接观测体重,观测体脂和计算腰臀比是相对准确的方法,当然照着镜子觉得自己的身材很完美,以上所有参考数据也就索然无味了。
希望可以帮助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建立一个正确的“肥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