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的心理边界有多强?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两类人,一类是老好人,他们不善于拒绝他人的要求,有时会说出或作出违心的言行;另一类是一些原则性很强的人,他们凡事较真,不愿意妥协,棱角锋利,不圆融不妥协。前者我们称之为边界比较弱的人,后者我们说他们的边界比较强。有前者这样的朋友,我们可与他们积极沟通,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要;有后者这样的朋友,只需要在他们的原则范围内与他们相处即可。但你是否注意到,生活里还有一类人,他们似乎对人很和善,却又会在不知原委的场合对一个亲近的人发一通无名火,有时你发现你的事情会被他们悄悄的做了,有些感动却也有些啼笑皆非,你会委婉地告诉他们,这些是你的事情,他们不必“施以援手”。这第三类人,就是典型的缺失了人格边界,或者说他们在设立人格边界上的出厂设置出了一些问题,需要重新调整和建立自己的人格边界。
02 没有心理边界的人有多可怕?
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史上来说,1岁以前的婴儿沿袭着在母亲子宫内的意识习惯,他是无法将自己和母亲区分开来的。在他的世界里,自己和母亲就是一个整体。即使当他从母体脱落,来到世界,他依然会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一个更大的母体内,只有“我”,没有“你”,没有“他”,一切都是“我”。举个例子,比如你让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把他的玩具给你,他是不愿意的,因为对他来说,玩具在手里,玩具和手是一体的,玩具和手要一起给出去的。1岁以后的婴儿会逐渐进入“客观化期”,发展出“客体”意识。这时他会主动的扔东西,因为他能意识到东西掉了不要紧,自己还在。
如果一个人在“客观化期”出现了一些问题,成年后就很容易演变成上文所提的这种无边界性人格。他们有时会无法区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进而无法界定自己的责任和他人的责任。很大可能地,这一类人的心理成熟会普遍比同龄人晚,他们即使在身体已经进入成人后,心理也会在“孩子”这个阶段停留较长的时间,成为他人眼中的“巨婴”。身体长大了,心智却依然停留在孩童时期。
具体的行为特征,例如:
(1) 对他人的依赖性很强,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个他人可以是父母,伴侣,朋友,师长也可以是任何一个他信任的人。在面对自己的重大人生决策时,他会寻求这个“重要他人”的意见,然后不加思索和辨别的执行,执行后将结果和责任推到这个“重要他人”身上,而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辜地”受牵累者;
(2) 因为没有边界,所以他的领域很容易被人闯入和占领,譬如时间,譬如精力,譬如情感。就像一个国家没有国境线也没有巡逻哨兵时,任何人不需要申请签证,想来就可以来。和没有边界的人提要求,会发现他几乎不会犹豫就会答应,然后又在答应后后悔自我纠结;
(3) 一个没有边界的人有时很柔弱,有时又很强势。柔弱表现在一种毫无原则的妥协,而强势又不同于那些边界很强的人的那种“刚硬”,他们的强势是一种没有自我意识的习得性内在感受和想法的向外投射。因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所以我感到愤怒委屈,你也应该感到愤怒委屈,我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这种回应,我也假设你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这种回应。你没有如此回应,这让我不解,让我困惑,你应该为此负责,为此作出解释。
大家发现没有,正是边界不清,这一类人他们自己活得很辛苦,经常会觉得心累;而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也会觉得很心累,最后不得不选择和他们保持距离或者远离他们,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为了不伤害他们。
03 如何有效的设立心里边界
首先,你要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心理边界,这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一个从小在没有足够尊重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缺失自己的个人边界。他从小会被父母告知,他不仅要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这样的孩子在心灵深处会有一种失去边界的焦虑感,长大后他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要为周围人的情绪负责,从而衍生出很多人际交往上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划清界限,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他人的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支持和反复的习得,因为它本质上是改变一种固有的思维意识模式。但它意义非凡,既是让你学会保护自己,又是让他人和你重新建立一种让双方都觉得舒适的关系。这些关系里会有爱的流动,爱从你的内心涌流出来,流进你们的关系里,加强了你们的关系,又让双方觉得尊重和被尊重。
第一步:建立清晰的自我意识。
下一次当你感到自己很无助,感到被嘲笑,感到不舒适的时候,给自己一些关注。注意到自己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力量,空间和尊重。你可以写下你自己的《边境条约》,例如:
我不允许他人当众嘲笑我;
我有权利要求不出席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场合;
当我想和自己待一会儿的时候,任何人都最好不要打扰我。
第二步:行动吧,设立你的内在边界。
如果说第一步还只是自我意识层面上的变化,第二步就是你需要在你的日常生活交际中去把那条隐形的线画出来的时候。例如:
如果你继续朝我大声嚷嚷,我会离开这个房间。
我很爱你,但是这一次我不会把钱借给你,我希望看到你自己承担起你的责任。
我知道我的决定和你的期望不一致,但我有权利这么做。
设立边界的时候,你只需要保持风度,简洁明了的表明态度,不需要解释,辩论和自卫。如果外界有阻力,你只需要重复这些边境声明就好。
第三步:不要让你的内心边界成为一道看不见的门。
有的边界建立起来之后依然会遭到外界的阻拦,边界弱的话就会很容易对外界的阻力产生认同,从而让自己的边界成为一道隐形门,虽然在那儿,却毫无作用。
例如当你做出自己的决定遭到家人反对的时候,家人也许会这样说"你总是这样不顾我们的感受”“你总是这样我行我素”,这时候你需要反思,他们的表达是事实吗?有几分是符合真实情况?你应该怎样做来为自己站出来说话让自己重新获得力量呢?
04 拥抱边界,放爱自由
不要害怕短暂的冲突和矛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设立边界,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平等,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