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房间里的大象可以视而不见,你心里的呢?

今天看到罗辑思维那里有介绍一本书《房间的大象》,挺有意思的。“房间里的大象”,源于一个英语谚语,意思是说屋里有一头大象,人们明明清楚它的存在,但都装作不知道。后来专门用来形容,人们对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沉默的社会现象。这种集体沉默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无意要去分析什么,因为生活中,我可能很多时候都是那个选择沉默的人。只是想借此来觉察反思一下自己。

“房间里的大象”这种现象真的见很多,在工作中常常碰到,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开口的人,明明已经无法忍受,也只能吞下去,最多私底下跟一些同事议论来宣泄一下。但往往做管理角色的人,最受不了这种沉默,我自己也试过,结果吃了好多亏。因为受不了,就会提出改变,然后理所当然执行的责任也大多时候落到提出者的身上,最后就变成吃力不讨好。

那是不是沉默了就好了?

我觉得也不见得,往往这些表里不一致会让我们活的越来越扭曲,倘若你是个真的随顺大流,容忍度也很高,大象就算把房间挤爆了,你也不介意,那这样你沉默,就是内外一致。你心里真的能接受,那就无所谓冲突。

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是既不能接受,又选择沉默,然后又要抱怨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冲突,真的搞死自己。有的人可以觉察到自己真心不能接受,但也了解自己的个性,不是那种啥都要说出来的人,那他可能会默默自己去调节这种不一致,而调节的基础是他了解自己的个性。

有的人并不能觉察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不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样无论怎样做,都是不舒服的。随顺可能会觉得委屈,不随顺可能会觉得自己又比较怂,好像没有什么力量去对抗或者改变。

真正堵住你的,不是房间的大象,是你心里头的大象。沉默也好,发声也好,关键还是要看到自己真实的想法,知道自己想怎样。

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察到自己是真的越来越沉默了,很多时候,被人误解也好,被人责骂也好,被人称赞也好,好像都不太想说出自己的心声。有段时间,我很清楚这种状态是有点封闭自我,其实沉默,也是一种无声的对抗,就像把自己套在鱼缸里,就什么也听不到,但同时也什么都出不来,没有了连接。

我以为这是所谓的定力,但其实不然,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状态,把很多想要表达的都压在心里,而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终将是会以别的方式让你表达出来。

后来当慢慢看到这种不一致,我开始想为什么我不说出来?是不敢吗?还是觉得无所谓?还是觉得说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还是觉得可能没人赞同你的说法?我只是多问了一个问题,问这句为什么,就把很多模糊的想法变清晰了,也真的看到自己心里想的是什么。

之后,或许有时还是会沉默,但会跟自己有个对话的过程,或者选择换个别的时机再说。

沉默有时是个很好的保护伞,但也容易让自己变得压抑,如果你能看见堵住你的大象,或许就算沉默,也不会觉得难受。

车窗

就像今天坐车时,看到这个窗口,外面在呼吸的白云,就想到分享今天的内容了。自己的心也要给一个出口它,让它呼吸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也意味着一种危险。 但有的时候,历史没有被忘记,但历史让人读不懂。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
    东语西言阅读 426评论 1 1
  •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
    乐享云起丁丁阅读 1,724评论 0 4
  • 1.洛辰_噩梦 洛辰猛地从噩梦中惊醒,满头的大汗,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又是那个梦......”被噩...
    方的冰阅读 228评论 0 0
  • 使用RunWith注解改变JUnit的默认执行类,并实现自已的Listener在平时的单元测试,如果不使用RunW...
    jerrik阅读 7,03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