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了解李白,便是其所写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首永垂不朽的万古名句,家喻户晓。有人曾说:“中国诗歌史上少了李白,中国的诗歌就少了一半的魅力……”
随着学的他的诗越来越多,对他的印象也变得更加深刻,李白年少时期桀骜不驯,志向远大,辞亲远游,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在出行时作诗《别匡山》明志,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写出了他决心将他的文才武艺全都投入到政治清明的时代,以开创一番事业的伟大梦想。
我喜欢李白的这种豪情壮志,喜欢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喜欢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感情深挚,喜欢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胸襟,喜欢李白所写的赞赏杨玉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喜欢李白的……
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我看来,他的一生“从少年壮志凌云,到中年问道出家,再到晚年贫病交加”,唯有少年时期一帆风顺,虽身处于盛唐时期,但他也不得不深受当时封建社会的影响,他也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怀才不遇抑郁而终中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深深地影响这后代,他一生的经历也让后人为之感叹。他晚年所写的诗,也让我感叹,他也仅仅是万千世界中一名心怀天下而不得志的一个人,即使他风华绝代,被人们所追捧,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也是一个孤单无所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