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曾经讲了关于巴普洛夫狗的故事。
说大名鼎鼎的巴普洛夫,用狗做实验。
把狗关在笼子里,,喂食时先摇铃,时间久了,狗听到铃声就赶紧往食盆跟前跑,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期待食物的降临。这就叫做条件反射。
但是狗狗是不太乐意一直被关在笼子里的,总是想尽办法,想要跑出笼子。
为了让狗狗一直呆在笼子里,巴甫洛夫就给笼子装了个通电的门,狗狗想逃跑的时候,就会遭到强烈的电击,进而感到极其痛苦。
经过几次电击以后,狗狗们都学乖了,哪怕笼子的门开着也不敢走出笼子的一步。
但是突然有一天,发洪水了,巴甫洛夫着急逃命,连狗都不要了。
巴甫洛夫逃走时心想,狗又不傻,又会游泳,笼子门又开着,应该都能逃出来。
但是洪水退去之后,巴甫洛夫发现,虽然笼子门都开着,但是所有的狗都被淹死了。由于长期电击代理的恐惧心理,让这些狗,在洪水紧逼时,拼命挣扎但是唯独没有越出笼门半步。
换句话说,这些狗在长期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都变得相信命运——那道笼门——是不可能被突破的。
总有些人会在环境接连对他造成伤害后,变得对这些伤害毫无反抗能力。年少时总是心怀远大理想,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带来的艰辛让他们对待年少时期的理想一点点消失。最终在命运的胁迫下,不敢跨出充满电击的笼门,人生也最终会被禁锢在那一片小小的空间里面。
人总是在不断成长,梦想总是在不断消失。白驹一晃人已瘦,少年化老朽。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总是会感受到种种的无力感,对于环境带来的苦痛无力化解,更无力反抗。于是形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阶层固化,每个人面对阶层的天花板都无力反抗,更无力化解。因为每次想要有所突破的时候,总会受到像巴甫洛夫的狗承受的一样痛苦的电击,于是放弃反抗,蜷缩在世界的那一隅,直到任意的一场小小的灾难把他彻底毁灭。
但我们终究不是拿一只只狗,人类总有一些人在面对各种无情的打击之后仍然有着坚强乐观的精神,跌倒后又一次次爬起来重新上路。那些被困难打倒一两次就彻底放弃的人,不过是败在自己的强烈的过去经历带来的苦痛中,败在习得性无助中。
三年前的选择决定了现在的你,而你现在的选择元决定了三年后的你。
人生是一场旅行,不论好的坏的都是风景。既然都是风景,还怕什么呢?用于打破习得性无助的魔咒,一次又一次反抗那些痛苦,直到自己能搞承受的住那些痛苦。
只有你自己能够为你的选择负责任,你是结果的承受着,也是获益者。对于多数人来说,生命失败多少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会造成生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