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紧张,惊恐慢慢平缓,若楠才感到脚踝的伤口阵阵疾痛。头晕脑胀,两眼昏花。手脚无力,面色苍白,吃力地握着缰绳。而走在前头的无痕,并未发觉。
暮色阑珊,无痕寻思着,今晚他和倔丫头只能去傣寨的寺院打扰朗师傅。朗师傅是傣寨寺院的大佛爷,他不仅仁慈,乐施善缘,医术还高深。
话说无痕和朗师傅,还有段源缘。多年前,无痕在版纳边界,饥饿难耐,误食野果,毒性发作,奄奄一息倒在路边。被上山采药的朗师傅遇到,他把无痕背回寺院,用神秘的傣药把毒果解了,救了无痕。从此无痕每次走帮,都会去拜访他。如果在路上收到好药材,无痕都会带给朗师傅。走帮的脚夫有个跌打损伤,也到寺院找朗师傅抓药,医治。
“嘭”一声,若楠从马背上掉了下来。无痕闻声回头,迅速下马,扶起若楠,“丫头,醒醒,醒醒。”若楠一动不动,额头满是汗珠,嘴唇干裂。无痕没有多想慌忙抱起若楠跨上马,第一个念头尽快赶到寺院。“驾,疾风快!快!”疾风收到命令,飞速前进。黑仔,黑风也跟着跑了起来。
远处若即若离的金色佛寺,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抱着,清雅宁静。寺院后面一排排傣家竹楼与树木交相辉映,浑然天成。寺门朝东,三间两层重檐,与殿顶统一。屋脊上雕着火焰,卷叶状陶饰。檐下绘制着美丽的壁画,正门两侧卧着两尊神兽“啦嘎”,后面一条长廊通往佛殿。
大殿,庄重威严,朴素大方,风格独特。脊屋上千姿百态,有龙、凤、狮子、孔雀、色彩斑斓的花卉……戒亭,佛寺最为神圣的地方,佛事活动场地。顺应着自然,融于自然。
朗师傅正聚精会神地整抄《贝叶经》,他的手臂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他从十几岁就进入佛寺学习,这身黄袈裟已经披了60余载。傣家有个风俗,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送到寺院学习经文,道德修养,佛寺便是他们的学堂。
学习几年后再还俗,由于朗师傅学艺精湛,特别是医术,20几岁时晋升为佛爷,终身守护寺院,为后来者传授佛经,医术,为百姓祈福,看病。
听到寺外马蹄声,朗师傅缓缓起身,从殿内走出来。无痕形色匆匆地抱着若楠进来,看到有病人入寺,朗师傅吩咐他的徒弟到药房煮水。
“朗师傅,救救我的朋友,她的脚踝被老虎抓伤了。”无痕肯求道。“阿弥陀佛!无施主莫急,随我到药房。”朗师傅慈悲淡定的面容。俩人一前一后走向药房,小徒弟己升好火煮上水。无痕轻轻把若楠放在病榻上,站在旁边焦虑等待。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朗师傅俯身给若楠把脉,凝神静听。小徒弟把深色的药水倒入陶罐,端到师傅身旁。师傅放下若楠的手,胸有成竹地点点头。吩咐道“化血竭。”小徒弟后退,赶忙从药盒里拿出一小粒红褐色的“血竭”放入锅中熬煮。
“血竭”是傣家珍贵药材,用上百或千年的龙血树皮,经过七天七夜熬制,层层过滤,提炼而成的。活血圣药,能活血定痛,化淤止血。
师傅解开伤口的布条,用棉片蘸上药水轻轻清洗,擦干,熟练地敷上药包扎好。
小徒弟把化好的血竭汤端给师傅,无痕赶忙扶起若楠靠在怀里,师傅小心地掰开若楠的嘴,把汤药灌进去。突来的药味,若楠轻咳了几声。
师傅松了口气,“熬过今夜就没事了!每隔半个时晨,用热棉帕擦拭她的额头,手心,烧热降了就没事了……”师傅语重心长地嘱咐无痕。无痕放平若楠,起身合手礼感谢师傅,“多谢朗师傅的相救之恩……”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师傅扬长而去。
小徒弟用竹盆端来热水,无痕把棉帕拧干水,擦拭若楠的额头,手心。看着若楠黑灰的脸,索性也帮她洗洗,“臭丫头,到底抹了多少的锅底灰,好好的脸被糊成这样……”无痕在心里嘀咕。一盆水都洗黑了。
“噢!原来是位漂亮的姐姐。”小徒弟笑道。
“是你的小娘子吗?无痕哥哥?”小徒弟问。道。由于无痕时常来拜访师傅,小徒弟与他也很熟络。
“啊!你这小鬼头,不要乱说,我们只是半路遇到。”无痕答道。
“嘻嘻!看你都害羞了。我去随师傅了,你要好好照顾她,你的马儿我会拴好的。”小徒弟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笑着离开了药房。
无痕端详着沉睡的若楠,放下一截心事。往锅中再加些水,把棉帕清洗干净。头一次干这么细腻的活,他还真有些手忙脚乱……
反反复复,若楠的热慢慢退了。无痕也累趴在病榻旁迷糊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