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的概念之前也听过,隐隐在潜意识里面,觉得也重要,但是并没有十分重视。
之前,在家里,跟女儿们沟通交流,时常,我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开小差了。女儿们都能够瞬间觉察出,会说:爸爸,你要看着我。
经过今天多次演练后,把积极聆听这一概念(用眼,用心,用耳)和重要性的认识,又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因为:讲话过程中,我们积极聆听了,信息的捕捉才是充分的。讲话者也会感觉到被重视,被认可。
积极聆听(用眼,用心,用耳),可以激发对方继续话题的能量,所以,今天的沟通,分享者在分享过程中,往往超时。
其中,保持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尤其重要。我记得,在意大利跟同事有过喝红酒经历,礼貌的同事指出:彼此的眼神交流,需要从碰杯开始,到放下杯才能结束。看着对方是对对方的重视,避开眼睛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但,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似乎:积极的聆听(用眼,用心,用耳)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周边事物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保持在当下,非常容易走神,特别是对方说话的内容是我们不感兴趣,逻辑性不清晰的时候。
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专注,更好的聆听呢?
首先,需要我们对聆听这件事情从意识层面重视起来。其次,需要刻意反复练习。我们在跟对方沟通的时候,就不要想着问下一句话。
聆听看上去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实质上,是一种主动地状态。只有在我们积极聆听后,把对方的话,放在我们的话里面,表示对对方的关注。针对对方的话,来提出问题,这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正确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