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2篇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视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检视的概念是对于自己的日常言行做反思,思考差异、流程和驱动的原因。反思是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对一开始的假设进行校正。
1) 行动反思
在得到中听到成甲对于反思的步骤建议:行为基于假设-行动-结果的顺序进行,因此反思应该由结果开始。
1.观察结果是否与预期相同
2.思考行动分解顺序是否合理
3.思考假设是否正确
4.最后思考如何产生假设校正
其实也是运用了黄金圈法则中What-How-Why,从现象、行动及基本假设对比事情前后的差异。
2) 情绪反思
李笑来在反思中提到「反思」是做为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之一。其中认清情绪来源可以锻炼元认知。情绪是因外界刺激产生的内在信号,目的是使我们产生相应行动。情绪反思可以从觉知自己的情绪,到思考引发情绪的原因,达到反思目的。
3) 角度反思
以第二者或第三者角度来进行不同思考。例如当我们完成一件事,再次思考如果我是对方的角色,或者我是第三方角色来看待这次行动,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
4) 时间反思
对于时间的运用进行思考。每天的日回顾、周回顾、月回顾或者每天的时间记录。在数字化记录之后,除了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消费状况,更可以明显看到是否有进步的趋势。
目前执行周回顾和月回顾,使用印象笔记+种子习惯的打卡进行。
日回顾没有特别记录,平日的思考及记录都在印象笔记中,用种子习惯的打卡方式,来纪录希望持续的日常习惯。
周回顾在印象笔记上设定了几个大的区块,作为回顾的内容,例如健康、个人管理和学习、工作等等。在左半边写下本周的回顾,右半边写下下周计划。
月回顾利用月历的方式展开自己本月的行动,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这个月做了什么,是一种不错的行动激励。
成甲提到了反思的三大作用:
1.避免知识误区:在思考过程中放慢速度,思考为什么会习惯性产生某些行动?是否因为认知有误导致?
2.思考新知识的连结
3.检验知识是否有应用
反思的最好方法是纪录,通过可视化刺激我们看到改变的趋势。即时回馈可以加强持续行动的信心。也可以透过外在反馈来进行,导师或社群都可以提供第三方的看法。对于成功案例或是失败案例,都需要反思其中原因。透过深入思考,锻炼我们在每一次过程中看得更透彻。
反思像是观看自己的历史片。在时间中我们经常忽略这个有限资源,不活在当下,只关注未来。个人就是自己最好的历史书,每天一个版本迭代,其中的细微差异会在日积月累中展现出来。「未来简史」里说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将自己从过去中释放出来,想像是否有另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