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小儿子在青春火焰肆意喷张的初中时代,还非常怀了恻隐之心地安慰我:“妈妈,你得想开点,一般一个家里如果有两个孩子,老二总归会刁一些,你要忍一忍。”
为避免他这句“歪理语录”再得罪一批无辜老二,交待一下当时的语境:当时我正在做家务,电视里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播放着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他正好顺带看到了王宝钏二姐的各种蛮横刁钻。
而我彼时正时不时地就接到他班主任的告状电话,低眉顺眼去接受一次次的家长约谈。
这个孩子是在大二时突然让我刮目相看的。
当时他的奶奶突然脑梗,然后缠绵病榻达半年之久,几个子女轮流在医院值班几近人仰马翻。
他寒假归来,有一天晚饭后一本正经告诉我:“妈妈,我看奶奶这个样子,觉得你和爸爸跟前得有个人,哥哥已经留在一线城市了,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要不我毕业后回来吧。”
感性如我,差点就为小儿子这句肺腑之言而热泪盈眶了,可是从孕育他们那一刻起,就决定决不以什么“孝道”、“感恩”之类的道德框架绑架自己的孩子。
我当时也认真和他分析权衡他回家乡和留外地的各种利与弊,给出几种意见供他参考,告诉他,不急于做决定,等毕业时再斟酌。
没想到去年一场从天而降的疫情,又始发于他求学的武汉市,让他一下子蜗居在家乡达八个月之久。
多半年的时间里,他不能返校,却也没怎么闲着,热热闹闹提前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用他的话说,经营出了一些人脉圈子。
自然而然,在毕业论文还未交时,就已在家乡的小城找到了他的第一个东道主,提前一学期开启了务工生涯。
相比于他哥哥的“996”,“内卷化”工作环境,他的工作是标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的四平八稳,闲暇之余,办公室难免会有八卦。
一天回来,对我说办公室一位姐姐(作为还没有毕业的大四学生,单位所有人都是他的兄姐辈)问他:“你们家两个孩子,如果以后你和你哥都结婚了,你父母财产分配不公,你媳妇有意见,你会站在哪一边?”
他说自己的回答是:“我觉得我父母如何分配他们的财产是他们的事,我无权干涉。如果我父母到时真的给我哥哥比给我多,我决不会认为我父母爱我哥哥比爱我多,而是我哥哥可能比我更需要。要做我媳妇的人,首先我得让她知道我的观点,再说我未来媳妇的幸福是我给,又不是我父母的财产给。”
我差点就要再借两只手鼓掌了,这简直可以做电视剧里的台词了。
所以,我依旧心悦诚服地想:“我曾经年轻过又如何?他没有来得及老又如何?我年轻时从没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只是事后想一想,被他这样条理清晰地一说,也醒悟过来,我的父母似乎就是这样做的,但我们并没有就此讨论过,似乎就是行云流水一样自然而然的事。
也许可以勉强称为家庭文化吧,是潜移默化的传承,而非挂在墙上的谆谆教导。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正好把“五四青年节”也涵盖进来了,于是得以和他们在同一空间里看到了在朋友圈疯转的B站上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问他们怎么看,哥哥调侃:“这是哪些正确的成年人给这些小孩子写的台词?”
弟弟嗤鼻一乐:“谁又不是没上过初中。”
我深以为然。
因为来到咨询室里的好多孩子恰是因为做不了那么多正确的人而迷茫苦恼觉得活得没意思。
那么为什么成年人还要人为地在他们心灵尚不成熟时,而给他们进行太多的价值观拦截或者是强灌呢?
当然,这种担心也许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的自恋,这一代孩子们自有他们的智慧。
“五一”小长假结束了,我上午送一个儿子去机场,下午送一个儿子去高铁站。
哥哥又进入硝烟弥漫的战场去继续努力,弟弟要重返校园完成他的毕业论文答辩。
他们离家后紧接着就是母亲节,一大早,他们例行公事地在微信框里发过来嘱咐语,“祝妈妈节日快乐!”
可能为了体现“母亲节”和“三八节”的区别吧,哥俩不约而同又加了一句:“今生,谢谢您做我的妈妈。”
可能因为这个小长假,大家的促膝谈心比较深入吧,我们不仅谈到了两代人的差异,对社会上一些共性问题的看法,还谈到了爱情,婚姻,家庭,甚至人类未来的走向。
所以,我同样认真给他们回应:“也谢谢你们今生来做我的孩子,让妈妈在陪伴你们长大的过程中,得以让生命变得更丰盈。妈妈此生没有机会再生个女儿了,很期盼未来有一天可以与你们的媳妇处得象母女一般。但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如果真出现所谓的婆媳矛盾,就请你们记着,一定第一时间先去哄媳妇。因为观点、情绪没有对与错,你们来自另一对父母养育出来的媳妇没有责任必须要和你们妈妈认知一致,而你们的妈妈也不需要通过你们的维护来体会存在感。”
我不知道我们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得益于我是一个小小的心理学工作者。
身边的亲朋好友有人似乎会这样认为,而我内心却并不怎么认同。
因为没有任何一次和他们在一起时,我会想到心理学,除非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偶尔会真真假假地打电话说:“妈妈,想请教你一个专业问题。”
我才会装模作样给他们兜售一点我也一知半解的心理学书袋。
与同道交流时,偶尔会有一两个年轻的同仁送给我一点溢美之词,说:“看您现场演练个案,感觉很舒服很温暖。”
不管我学了多少心理学知识,我仍不能幸免人性的弱点——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虽然好听的话不一定是真实的。
但在一次次警觉自己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先天不足时,我也总想起幼年时在夏日夜晚热得睡不着一家人在院子里斑驳的月光下乘凉时,父亲给我们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算命先生云游四方时,碰到了一个连富好几代仍蒸蒸日盛的财主。
心怀好奇,给财主说:“你带我去你家祖坟上看看吧。”
一行人刚走到地头,财主抬手示意叫停。
算命先生问何故?
财主说,有几个顽童正在他家的柿子树上摘柿子吃,如果我们这一队人贸然进入,他们一受惊吓可能会从树上摔下来受伤,等他们走了咱们再进去。
算命先生说:“不用去了,我已懂了。”
我想,这就是人之初心吧,照顾对面人的尊严,实则在成就自己。
也是我在和来访者工作时秉承的理念,虽然可能并不是来自专业教科书上的教导。
如果说在成长自己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还做了点什么的话,可能就是尽量保护这份初心吧。
愿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