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个系列,说说英雄杀里面的人物的台词,每个英雄的台词都很独特,也从侧面反应了每个英雄的特点和一段自身的经历,跟着这些有的没的,我们来看看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为啥说这些话。
先从一个我最喜欢的说起,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1、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小说《三国演义》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中,孔明午睡醒后所吟出的诗作,并非刘伯温原创。至于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刘伯温这,大概是想突出刘伯温脱俗尘世的感觉,但现实的刘伯温和另一位重臣胡惟庸打得不可开交,丝毫也没有点脱出尘世的意思。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就让胡惟庸探视刘伯温,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大刘该吃药了。”
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也就说出了游戏阵亡时候的那句“..残念..”。
至于胡惟庸是不是被朱元璋授意做掉刘伯温,我们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是雄主朱元璋想借胡惟庸之手杀掉刘伯温的心思倒是很明显。
2、斗转星移, 万物乾坤。
朱元璋曾经夸赞刘伯温,“吾之子房也。”可见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
3、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亦缺。
有一个故事,主角是老朱和老刘,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在吃烧饼,刚刚咬了一口,见太监急冲冲上来,朱元璋吓了一跳,大早晨的这这是要来抢老子的饼?太监说是刘伯温来了。朱元璋心里一合计,都是你丫的神机妙算,就把饼藏起来了。刘伯温见朱元璋满脸涎皮,心想这是有什么幺蛾子。朱元璋瞅见刘伯温“性刚嫉恶,与物多忤”的模样,心里也恨,“伯温啊,你猜猜我把啥藏起来了。”刘伯温掐指一算,就说出了上面的话。
前半句以烧饼形状看,圆圆的,像月亮也像太阳,金龙是朱元璋,也就是被朱元璋吃了一口。
当时朱元璋什么心情,可以参考“一人一口酥”那个事。
4、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
这句现代话放在刘伯温这稍微扯了一些,根据游戏,刘伯温没有手牌就不会被杀和被决斗,而其他大部分英雄没有手牌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1、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胡服骑射固中原
战国时赵雍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时候,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除了割地赔款也没别的办法。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想想这些不吃草只吃肉的“野蛮人”,赵国更是威风不起来。于是,得想想招了。
先说说这个胡服骑射,胡服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与中原的宽袍大袖不同,打仗时候还是短窄的服装更便利。骑射就是骑在马上射箭,当时的中原一般都是步射。也就是从“步战”转向了“骑战”,有点像步兵变成了轻装甲兵,战斗力倍增,机动性更强。
曾经总被别国欺负的赵国一下子战斗力爆表,曾经总来找茬的中山国被打得被迫献了4邑才算停止了“轻装甲兵”的进犯,但是中山国还是被灭掉了,看来割地赔款解决不了问题 啊。
2、势不可挡 谁敢不服
牛逼了的赵武灵王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喊出这样的话,也不为过。
3、逆子! ; 天下事,死后眠!
他为啥在游戏里阵亡时要说逆子呢?因为他是被儿子饿死的。汗啊!
这个事在历史上叫沙丘之乱,赵武灵王有个长子,公子章,原本是太子。后来赵雍喜欢了一个叫做吴娃的女人,吴娃漂亮可爱,生了个儿子公子何,怎样才能表达对自己女人深挚的爱呢,干脆就立公子何当太子吧。这下公子章不乐意了,原本公子也不是一个吃素的料,恰在此时,吴娃完成了历史使命,去上帝那领盒饭了,赵武灵王又想起当年的公子章了,还是我大儿子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时候也不知道是丧妻心痛还是当爹的爱子之心,犹豫不决,后来总算合计个办法,自己退位,让公子何当王吧。这下公子章不干了,凭啥让他当王吧,于是在老爸和弟弟在沙丘游玩之时,向公子何假传赵武灵王旨意,说是老爸要见你。当时宰相肥义觉得有诈,便提前独身前往,被杀。于是,沙丘之乱的逆子公子成出来了,发兵帮公子何平乱。
这个公子章兵败,逃到赵武灵王那里,没想到竟然被收留。公子成一看,这要是留活口自己可就完蛋了,本来是帮现任王吧平叛,弄不好得被杀光全家,一不做二不休,也没怎么跟公子何商量,直接围困行宫,杀死公子章,把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就怕他死不透,围了三个月。据说赵武灵王连树上的鸟蛋都掏光了,爬上城墙只求不死,可还是难逃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