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
[[初能食,反不能食,胃實可知,若能食而大便硬,是腸實而胃未實,恐本於中風未可下也,譫語潮熱,屎有燥硬之辨。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宜大承氣湯,腹微滿,
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
[[下後心中懊憹而煩,梔子豉證,若腹大滿不通,是胃中燥屎上攻也,若微滿,猶是梔子厚朴湯證。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也。
[[發作有時,是日晡潮去之時。二腸附臍故繞痛,痛則不通矣。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小便不利,故大便有乍易,津液不得還入胃中,故喘冒不得臥,時有微熱,即是潮熱。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以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未病時本有宿食,故雖大下之後,仍能大實,痛隨利減也。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數為在府,故滑為有食,數以至數言,是本來面目,疾以體狀言,在譫語潮熱時見,故為失度。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後無變證,則非妄下,腹滿如故者,下之未盡耳,故當更下之也。
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濈濈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太陽證罷,是全屬陽明矣,先揭二陽併病者,見未罷時便有可下之證,今太陽一罷,則種種皆下證矣。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表雖不解,邪甚於裏,急當救裏,裏和而表自解矣。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前條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未可與承氣,總為脈遲者言耳,若脈大而不惡寒,蒸蒸發熱,汗多亡津者,當急下以存津液,而勿以潮熱為拘也。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傷寒七日不愈,陽邪入陰矣,目不了了,目睛不和,何以故,身微熱,是表證已罷,不煩躁,是裏證未見,無表裏證也,惟不大便為內實,斯必濁邪上升,陽氣閉塞,下之而濁陰出下竅,清陽走上竅矣。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不大便,口咽氣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熱淫于內,腎水枯涸,因轉屬陽明,胃火上炎,故口燥咽乾,急下之,火歸于坎,津液自升矣,此必有大便證,若非本有宿食,何得二三日便當急下。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今自利清水,疑其為寒矣,而利清水時,必心下痛,必口燥舌乾,是土燥火炎,脾氣不濡,胃氣反厚,水去而穀不去,故純青也,雖曰通因通用,仍是通因塞用。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六七日當解不解,因轉屬陽明,是藏氣實而不能入,還之于府也,急攻之,所謂巳入于府者,可下也。三陽惟少陽無承氣證,三陰惟少陰有承氣證,蓋少陽為陽樞,陽稍虛,邪便入于陰,故不可妄下,以虛其陽,少陰為陰樞,陽有餘邪,便傷其陰,故宜急下以存其陰,且少陽屬木,邪在少陽,惟畏其剋土,故無下證,少陰主水,邪在少陰,更畏有土制,故當急下,蓋真陰不可虛,陽強不可縱也。
調胃承氣湯,大黃〔三兩〕、炙甘草〔一兩〕、芒踃〔半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
[[亢則害,承乃制,承氣所由名也,不用枳朴而任甘草,是調胃之義,胃調則諸氣皆順,故亦以承氣名之,此方專為燥屎而設,故芒硝分兩多于大承氣,前輩見條中無燥屎字,便云未燥堅者用之,是未審之耳。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米斤〕、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煮二升,去渣,再內芒硝,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去皮〕、枳實〔三枚〕,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三服,初服湯當大便,不爾者盡飲之,若得大便勿服。
[[諸病皆因于氣,穢物之不去,由氣之不順也,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故以承氣名湯,分大小有二義焉,厚朴倍大黃,是氣藥為君,味多性猛,製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則黃倍厚朴,是氣藥為臣,味少性緩,製小其服,欲微和胃氣也,前法更有妙義,大承氣之先後作三次煎者,何哉,蓋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純而和緩,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後枳朴除其痞滿也,若小承氣三物同煮,不分次第,只服四合,但求地道之通,而不用芒硝之峻,且遠于大黃之銳,故稱微和之劑云。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
[[初能食,反不能食,胃实可知,若能食而大便硬,是肠实而胃未实,恐本于中风未可下也,谵语潮热,屎有燥硬之辨。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宜大承气汤,腹微满,
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下后心中懊憹而烦,栀子豉证,若腹大满不通,是胃中燥屎上攻也,若微满,犹是栀子厚朴汤证。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也。
[[发作有时,是日晡潮去之时。二肠附脐故绕痛,痛则不通矣。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不利,故大便有乍易,津液不得还入胃中,故喘冒不得卧,时有微热,即是潮热。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以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未病时本有宿食,故虽大下之后,仍能大实,痛随利减也。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数为在府,故滑为有食,数以至数言,是本来面目,疾以体状言,在谵语潮热时见,故为失度。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后无变证,则非妄下,腹满如故者,下之未尽耳,故当更下之也。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太阳证罢,是全属阳明矣,先揭二阳并病者,见未罢时便有可下之证,今太阳一罢,则种种皆下证矣。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表虽不解,邪甚于里,急当救里,里和而表自解矣。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前条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未可与承气,总为脉迟者言耳,若脉大而不恶寒,蒸蒸发热,汗多亡津者,当急下以存津液,而勿以潮热为拘也。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七日不愈,阳邪入阴矣,目不了了,目睛不和,何以故,身微热,是表证已罢,不烦躁,是里证未见,无表里证也,惟不大便为内实,斯必浊邪上升,阳气闭塞,下之而浊阴出下窍,清阳走上窍矣。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不大便,口咽气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热淫于内,肾水枯涸,因转属阳明,胃火上炎,故口燥咽干,急下之,火归于坎,津液自升矣,此必有大便证,若非本有宿食,何得二三日便当急下。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今自利清水,疑其为寒矣,而利清水时,必心下痛,必口燥舌干,是土燥火炎,脾气不濡,胃气反厚,水去而谷不去,故纯青也,虽曰通因通用,仍是通因塞用。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六七日当解不解,因转属阳明,是藏气实而不能入,还之于府也,急攻之,所谓巳入于府者,可下也。三阳惟少阳无承气证,三阴惟少阴有承气证,盖少阳为阳枢,阳稍虚,邪便入于阴,故不可妄下,以虚其阳,少阴为阴枢,阳有余邪,便伤其阴,故宜急下以存其阴,且少阳属木,邪在少阳,惟畏其克土,故无下证,少阴主水,邪在少阴,更畏有土制,故当急下,盖真阴不可虚,阳强不可纵也。
调胃承气汤,大黄〔三两〕、炙甘草〔一两〕、芒踃〔半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亢则害,承乃制,承气所由名也,不用枳朴而任甘草,是调胃之义,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亦以承气名之,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便云未燥坚者用之,是未审之耳。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米斤〕、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煮二升,去渣,再内芒硝,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去皮〕、枳实〔三枚〕,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三服,初服汤当大便,不尔者尽饮之,若得大便勿服。
[[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故以承气名汤,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则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前法更有妙义,大承气之先后作三次煎者,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也,若小承气三物同煮,不分次第,只服四合,但求地道之通,而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故称微和之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