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觉,是父母教育路上亘古不变的难题。
你让他学习,他就坐在桌子前扣手发呆;
让他背10个单词,他能拖拉着背一整天;
你让他练练琴,转个背就开始偷摸着玩手机......
教育孩子就像挤牙膏一样,父母挤一下,孩子才会动一下。
父母绞尽脑汁地想培养出一个自觉的小孩,可再怎么着急、逼迫,也难见成效。
想让孩子自觉,逼迫是一定不行的。父母做好这四件事,养娃才能省力100倍!
教育最大的危险
是指望孩子自觉
在《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情节:
刘星和小雨两人,计算着自己到底有多少特长没有被家长激发出来。
他们对爸妈说:
“只要您从小培养我,我也能弹钢琴或是拉小提琴或是吹萨克斯;
如果您要是从小培养我踢足球,我很有可能,现在就是少年国足队员了;
如果您要从小培养我演戏,我现在就是个童星,长大了就是影星;
如果您要是从小培养我写作,我现在绝对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夏东海和刘梅立马反驳孩子:
“我和妈妈从没压制过你们的兴趣爱好,从小妈妈就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立即怼道: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从小教育我,从小您就逼得我学!”
通情达理,尊重孩子喜好的父母,转身就变成了孩子口中的失职。
虽然孩子们的控诉令大人哭笑不得,但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指望孩子自觉,确实是家长对孩子人生不负责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难以自觉、自律。
写作业的时候,一丁点的动静都能使他们分神。
过不到五分钟,不是出来喝水,就是要出来上厕所。
要知道,孩子的自律鲜少有天生,都是要从父母的“他律”开始。
必须由父母在身后时时叮嘱,孩子才能逐渐学会坚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再逐渐走向自觉。
孩子的成长没有回航,每一位父母都要珍惜孩子的成长时刻,哪怕担子再重,也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但是,被父母强逼出的“自觉”,显然不会长久。
只要离开了父母的视线和压力,孩子很快就会放飞自我,恢复原样。
所以,逼孩子自觉,肯定不是最佳良方,唯有另寻他路,才能事半功倍。
与其逼孩子自觉
不如学会正确夸奖
自从孩子们开始居家上网课以后,晨妈就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私信。
晨妈当时给出的建议就是:明确表达出对孩子具体行为的肯定和夸赞。
例如,“你自己在家也能按时上课,很守时”“在家学习还能认真完成作业,你真的很棒”。
父母需要具体地夸赞孩子的优点,带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感受,才能让孩子拥有学习的成就感,才能自觉抓住学习的动力。
孩子尝试做一件事,可能是三分钟的热度,也可能是父母的督促。
但是想要一直坚持下去,并且自觉完成,那一定是由兴趣以及成就感共同敦促的。
包文婧在《幸福三重奏》里分享过自己的“戴高帽”式鼓励法。
当别人问起孩子习不习惯上学时,她说:
“我得引导她。我说:‘你看弹钢琴好美,你可以穿一个很长的礼服,像白雪公主一样’,孩子一听白雪公主,觉得很漂亮,就告诉我她要学。
学了一段时间,她对我说,‘妈妈,学这个很辛苦。’
我就对她说,‘学任何东西都辛苦,说明你真的很有耐心,有毅力,肯定别的小朋友都做不到,但是你就没问题。’
孩子一听,对我说,‘是,妈妈我还是能坐的住的。’”
想要孩子自觉,父母就要给予孩子兴趣,肯定孩子的优点,为孩子树立成就感。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自觉自发地坚持,这比父母每天拿着棍棒督促,要更加有效。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就说过: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 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让孩子开始尝试或许很容易,但想要孩子在体会到辛苦后,还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定需要信念的支撑。
父母的正确夸奖,就是支撑孩子坚持的第一种信念。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才能建立自律的基础
其实很多父母都有一个教育误区。
和孩子约定好,玩十五分钟,就去写作业,结果过了半个小时,发现孩子还是在玩。
这个时候,父母都会指责孩子不够自觉,忽略了孩子时间观念薄弱的因素。
蛋蛋小时候也曾这样。
原本和蛋蛋说好,妈妈要出门本小时,让他和爸爸在家里玩一会儿。
结果出去还不到十分钟,就收到了很多条语音,都是指责我,不遵守约定的。
回家后,我拿出时钟,和蛋蛋梳理了一遍时间,告诉他,我并没有失约。
蛋蛋对我说:
“可是妈妈,我真的感觉到已经过去好久好久了,我都以为三个小时了呢。”
在孩子的世界里,三分钟、五分钟、半小时,是没有具体概念的。
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觉,来粗略地判断时间。
说好的15分钟就看书,在孩子的感知里,可能才过去五六分钟,其实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已经过去。
莫名就背上了“不自觉”的锅。
时间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
“一个人不会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
想让孩子自觉,那么时间观念就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晨妈建议各位家长,给孩子买一个小时钟或是一块小手表。
设置5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闹铃,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刷牙、穿衣服、看书等小事,帮助孩子逐渐增强时间观念。
从小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会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以身作则的父母
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晨妈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位父亲。
起初,他认为儿子的字,写的东倒西歪、张牙舞爪。不仅看着不美观,儿子还常常因为字丑,影响老师改卷打分。
他希望儿子能耐下心来,把字练一练。
可孩子不以为然,还对他说:“爸,以后我们都是手机电脑办公,还会有几个人自己手写呀,我电脑打字快就行了。”
思来想去,他认为,与其苦口婆心地逼迫孩子,不如自己开始练字,用自己的行为,慢慢影响孩子。
然后,他就开始了每日练字的生活。
无论工作多忙,回家再晚,他都会坚持每天练上一篇。
朋友还笑着告诉我们,一开始是为了孩子,后来自己一天不写字就浑身难受了。
而他的儿子,看着爸爸的字越练越好,也买了字帖,一笔一划的从头练习。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想让孩子自觉,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不平衡感。
如果父母无法管住自己,那就不必指望孩子能够自觉了。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是一个既漫长又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引导,还要及时肯定和夸赞,树立时间观念,还得要家长以身作则。
自觉二字,逼不得,也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