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再读传习录之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著源旧时家当。”先生曰“尔病又发‘,欲辩,先生曰“尔病又发‘。

好名是世人通病吧,与事总要较个高下,喜欢高人一等,自己也时常会如此。这是私欲的一种,好名,好利,好色,好货,自己能想到的便有这些私欲,先生总说去除私欲,自己初理解是内心的念头,似有偏颇,却不知详指哪些。以后遇事需警醒一下自己吧,看是名利色货哪个私欲在作崇,戒除之。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初读传习录,知道了先生的一些名言,便以为自己入了心学的门了,今看此言,后背森然,学海无涯,潜心学习吧!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先生为学生初入学时平息内心纷乱思想,要求学生打坐,这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却有学生开始坐枯禅。自己也有此感,在一人安静时,内心平和,念头中正,但一有事情,心思便随着事情去了。依先生言,还是需要事上磨炼,在不断经历事情中体会从纷杂念头中寻找良知,而不是远离诸事烦扰,去出家或隐居,因为”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在此也可以看到先生心学与佛老之学的区别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学习,成长,是慢慢积累的功夫,勿忘,日日努力,勿助,别急于求成,今天只下功夫,造化看上天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12,560评论 1 35
  • 今年我已经25了,离18岁已经有了7年之久,而我的成人礼就在18岁之后的第一个七年才到,迟到了,但幸好,没有缺席!...
    知更鸟Robin阅读 3,276评论 0 1
  • Git表情符整理(Emoji)
    Aubrey_2030阅读 4,793评论 0 0
  • Markdown简介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其语法简单,常用的标记符号不超过十个,它用简洁的语法...
    TW安洋阅读 1,735评论 3 6
  • 你为什么还是点进来,还抱着一些期待?然而坦诚地告诉你这里并没有答案。好了,你可以离开了。 什么?你居然还接着往下看...
    我是林路阅读 3,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