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对于川端康成这个名字,在拿到《川端康成是怎样读书写作的》这本书以前,我一无所知。直到卷首语中提到,他是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仅仅时隔四年之后口饮煤气匆匆地自我结束生命。让我对他顶礼膜拜的同时又很好奇,为什们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最后选择如此方式结束自己。
一切归结起来应该都跟他的出身和成长环境有关吧,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的他。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小时就开始出席很多亲人葬礼,一直到后来都参加了许多日本文艺界名人的葬礼和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就连他表嫂都说他是简直像殡仪馆的人,表妹说他的衣服有股坟墓的味道,甚至被人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这样特殊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他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他后来的文学底色。 也就是所谓的孤儿根性吧。
正如他自己提到:这种孤儿的悲哀从处女作就开始在作品中形成了一股隐蔽的暗流,这连他自己也感到厌恶。一般来说,从七八岁到十六七岁的生活环境将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基础。事实上,比起他彻底地成为孤儿之后,祖母过世、他与失明的祖父所共同度过的那八年时光,更为深厚地成为培育他文学上的土壤。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之下,萌生出了一篇篇直面人生的朴素而悲惨的孤儿的自白。特殊的经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特殊的馈赠和恩惠。
书中提到有人称川端文学是一种“独白者的文学”,他众多以第一人称创作的小说大部分是自己的内心独白,那些第三人称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带有浓厚的独白色彩。这显而易见与他的孤儿经验是不可分离的。在祖母离世后,跟祖父独处的那八年,面对年老体衰,眼瞎耳背的祖父,他孤独易碎的脆弱心灵,根本没地方得到安抚,他找到的唯一倾诉对象就是记日记;躲避孤独,寻找内心安宁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
于是乎,日记既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创作的一部分。成了他孤独中的自语,伴随着川端走过漫长人生。日记使他开始思考人在过去生活中逐渐丢失逐渐消逝的东西,使他追回那些曾经经历过而在记忆里却不留痕迹的体验。读书更是他逃避孤独途径中一条最有效的捷径。他说只有全身心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寂寞才会在悄然消逝的分分秒秒中被忘却。这样的相互相成对于他后来成为职业作者起到了决定性得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