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几首王维的田园诗,熊逸老师说,王维待在他购买的别墅里,虽然不愁衣食,但是焚香打坐时是王维田园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有一首《叹白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感觉我现在的悲伤也只能到佛法中寻求解脱。
于是下午一个人去了大宁公园,一路上都听着熊逸的《佛学五十讲》。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但是对佛学一直没有吸收多少精华,所以学过跟没学过也没什么区别。佛学有7个基本概念,我再复述一下,当中加深记忆吧!
1.无我:佛学的教义说每个物体都是因缘聚合到一起的,因缘到头了,也就分开了,所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佛陀提出“缘起性空”,万事万物互为因果,不存在一个决定性,不变的原因。所谓的“我”也只是一个集合名词,我们人类也没有多少自由意志,如果我们能控制我们自己,谁会让自己不高兴呢!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无忧无惧,不悲不喜的人真的很少见。
2.四法印:这是佛陀为了保持理论的正统性,教给弟子辨别教义真伪的四个原则。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佛法也不例外。
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 不净观:佛陀为了戒绝色欲,就用了不净观。想象美女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张人皮里边裹着心,肝,脾,肺,大肠,小肠,膀胱等等一堆人杂碎,就是所谓的“革囊众秽”。
4.禅:修炼不净观的方法论。通过禅修,不但要把自己看散架,还要把自己看恶心。脑子里一遍遍默想自己的毛孔,五脏六腑,排泄物和体液。你每天坚持打坐入定,不断重复这种观想过程,不断用自己来恶心自己。终于有一天你看到的自己不是自己,而是一堆正在运动的器官。“不净”是世界观,“禅定”是方法论。
5.6.业报和因果。所谓业报分别是身业,口业,意业,因果报应自能“自作自受”。
7.四大皆空。何为四大,分别是地,水,火,风。它们聚散无常,受到因果律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