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初看标题觉得很中二,好像在说:让我来教你怎样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哦不,原话好像不是这个意思…),但是细细读来,发现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书中很多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思维方式都值得学习。就像《富爸爸穷爸爸》里面说的,想要改变境遇,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刚刚读完了第一章,主要讲的是怎样正确对待时间的内容,整理分享给大家。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时间似乎越来越不够用了。
有的人每天工作无比繁忙,事情还没有做完,又到了下班时间,他们内心焦灼,和时间赛跑,人生仿佛变成了一连串密集的鼓点。
有的人则有着大把空闲时间,却不知该用来做什么,整天荒废度日。
似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如果一天有48小时就好了】的想法吧?
但是时间如此宝贵,每个人每天都拥有相同的时间,而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往往就能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
1.用孩子般“郑重”的态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曾经花时间和孩子相处过的人应该了解,孩子经常会问一些令大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大人往往不以为然,而孩子却是用一种非常严肃且认真的态度再向你发问。
在他们玩起自己心爱的玩具时,更是全情投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郑重就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
2.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经常怀念过去的美好。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他们总是消极的看待过去,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他们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幸福感比较高,但易出现吸烟、酗酒等成瘾行为。
第四种是宿命论视角,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于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是未来视角,他们习惯往前看,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因而容易获得成就。但幸福感不强。
津巴多提出我们应该平衡这几种视角。
在工作中应以未来视角为主,让当下的行动更好的满足工作目标。
而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则应多用享乐主义视角,让自己得到适当的放松。
和家人在一起时,积极过去视角会让你回想过去和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样才更有意义。
二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让一个人走入人生的“下一阶段”,刚上大学的学生,五年后会参加工作;刚谈恋爱的姑娘,五年后可能已经嫁为人妻;刚刚工作的新人,五年后可能已经升职加薪成了管理层……
如果你想走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那么你可以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并为之作出持久努力
三
用半衰期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
一件事情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影响会持续较久。
根据这个概念,生活中的事情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比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买一件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比如,练一小时书法;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漫无目的的刷微博
所以,无论收益值的高低,只要这件事的收益值可以累加,就尽管去做。
不要只做一些不重要的事,只要会对你产生长期的收益,仍然可以去做。
四
找对生活的节奏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很多人都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用,“没时间”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于是我们看很多时间管理的书,可很多提倡的方法,反而用技术性的知识教会我们更高效率的使用时间。我们本来就因为快而痛苦,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工作中、做家务时、完成任务、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论时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等。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完全沉浸,达到“心流”状态。最简单的方式:开发保持一项长期业余爱好。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