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笑来老师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最后一期的成长记录中,猫叔告诉我们:普通人想要加速精进,必做六件事,即“六项精进”:
1、读好书
2、见牛人
3、勤写作
4、爱分享
5、重践行
6、常利他
我不禁比对自己,精进了哪些,做了哪些,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
一、读好书
2017年,读了大概二十多本书,无论是虚拟类还是非虚拟类的,个人认为都是非常好的书。其中,对我影响较大的是《幸福的方法》、《把时间当作朋友》、《少有人走的路》、《巨婴国》及武志红其他的心理学书籍、《乔布斯传》、大冰的四本小说。
读这些书,我大多数写了读书笔记。我觉得,读到好书一定要做笔记。我发现,拆书帮帮主赵周说到的便签法拆书(《这样读书就行了》),非常有用。方法如下: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规划以后我怎么应用
借鉴他的方法,我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就不再是追求知道、而是追求理解与应用了。以前,我多数会做摘抄,但后来发现摘抄的东西就只是存在手机或电脑里,极少去回看。现在,我还会做一点摘抄,但常常会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作者的观点,并利用它们来反思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人与事,然后写下来。这样一来,我就将知识与观点运用、对照了一番,这就是内化与应用吧!通过内化与应用,阅读,才算是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
二、见牛人
这点我做得最不好,网上看到的牛人,我是有机会见到的,但总是没有去突破自己的界线,总是把时间、金钱这些东西当借口,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我认同这个说法:能从物理上接近牛人,对成长也是有利的。因为物理上接近了,观念上、思想上乃至行动上就会慢慢接近了。
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第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报牛人的课程,向牛人学习,关注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第二,尽量和那些已经向牛人学了很多的人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学习,这是一种曲线接近牛人的方式吧!
我知道,无论牛人有多牛,自己没有成长的话,再多接近也没什么用。所以,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也相信自己会越学越好。
三、勤写作
这点我做得还行。
我坚持每天至少写5分钟反思,其实一写起来常常会超过时间的。
这是我从战友江炯山那里学来的,他说我们可以骗大脑“我只写五分钟”,这样就能坚持每天写一点东西。这个办法果然很奏效,当我特别困才想起要写时,以前就会安慰自己“算了,今天太晚、太困了,一天不写没关系”,然后就会常常不写。现在我会说“就写五分钟,时间一到就睡觉”。因为我要的是每天都有坚持写,先形成习惯再说其他的。
我每天看专栏内容,都会按照读书方式写一点东西,常常写着写着就成了一篇文章。现在假期的目标是两天写成一篇,发上简书,七天修改一篇,发到007分享。
我能坚持写的原因是,我相信写作能改变我的思维、分析、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我的生活质量。
四、爱分享
看到好的文章和书,我就特别想与人分享。我拉了一个抢读群,里面集中发了我订阅的专栏文章。我也常常将自己看书、看专栏文章的心得体会分享出去,希望能对更多人有帮助。看到好的课程,特别是我自己参加过的,我也喜欢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我知道,肯定有人会不理解,会猜测那样的分享是不是出自私心,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想,只要我的分享有一人认为有用,那么我做的事情就是值得的。
五、重践行
学了李笑来和武志红两位老师的专栏文章后,我常常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东西。例如笑来老师说注意力最宝贵,我深以为然,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掉进三大坑里去(看热闹、随大流、操别人的心),而且将微信消息全部关掉,大多数消息只在吃饭前后的时间看,很少追电视连续剧,每天坚持学英语和普通话。
还有,他说到元认知能力,我也发现自己无意识中已经在运用了。例如,面对着学生想发火的时候,火还没发出来呢,我心里好象有另一个人在对我说“你想发火了吗?为什么呢?”,然后就神奇地平静下来了!我似乎能体会到“我在发火”与“我知道我在发火”的区别了,这种感觉很奇妙,不信?你也试试看!(元认知,我的理解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思考。)
六、常利他
做人做事,经常会想着不要损害他人利益。能与人方便,就尽己所能为人提供便利。尽量不给人添麻烦,能顺手做的事情尽量不出声地做了,做完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遇到问题,就多想想,这个麻烦事儿是不是来锻炼我的?既然是来让我成长的,我就自己想办法做好它,不要随便推给别人去做。
李笑来是大牛,猫叔也是牛人(了解饭团你就会知道),一个牛人在另一个更大的牛人的专栏上写下自己学习这位大牛的成长记录,归纳了上面“六项精进”,这是非常值得分享的。重要的是,他们都不是什么天才,他们都曾经是普通人,他们通过上文看似简单的“六项精进”,获得了火箭式的成长,变成了许多人眼中的大牛。
所以,我忍不住用流水帐的形式写下自己的一点总结,希望这六点能对你有用,这也是我今天分享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