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房价疯涨的时候,朋友圈就有人就关于一线城市房子要不要厨房算了笔帐,7万块一平的房子,一个10平的厨房就要70万,按照一天100块的伙食费算可以吃20年,综上,装修的时候厨房可以直接省略。
是的,在这个时代,人们刷朋友圈比刷锅碗瓢盆的时候多,炒作比炒菜花式炫,煲电话比煲粥的频率高,开会比开伙更家常便饭,厨房真的可以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寂寞角落了吗?
跟一个德国朋友聊起厨房话题,他说德国人换了新厨房一定要请朋友们到家里一起做菜吃饭庆祝的,但是看到大部分中国人的厨房都像一间密闭实验室,都是妈妈一个人全副武装在战斗。
家装论坛上关于封闭式厨房与开放式厨房之争也一直热火朝天,封闭派认为中国煎炒烹炸的烹饪和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的厨房必须与其他房间严格分离,开放式一派却认为厨房不应该是厨师一个人寂寞的时光,做饭这件事应该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厨房应该成为一个家庭的活动重心,而不是客厅,不然老公孩子客厅打游戏,老妈一个人厨房孤军奋战,想想画面都不和谐。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家居论坛,有位专家把现在国内流行的所谓开放式厨房批得体无完肤,他认为厨房不可能成为一个家庭的活动中心,这是由中国人的烹饪文化和饮食习惯,因为中国人烧菜特别讲究温度、火候和食材,所以这必须是一个密闭的专业操作空间,而不是一家人互动空间。我猜,这个专家可能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类似《红楼梦》中的贾府,每餐开饭都有专门厨房传饭,亦或者来自西南云贵川一代,习惯吃辣子和火锅,所以家人和厨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鲁西南小镇长大的我,童年很多美好的回忆确都跟厨房有关,90年代末是个好时代,那个时候激素和添加剂很少,鸡肉还是鸡肉的味道,青菜萝卜也是萝卜青菜的味道。我记得姥姥一边在厨房架火煮饭,我会在旁边帮忙剥豆子或者洗菜,或者只是在旁边跟老太太聊天,等着锅里冒白气可以吃个开锅鲜。春节之前的厨房更是忙碌,蒸馒头做面鱼,做豆腐汆丸子,大人小孩齐动手更是热闹非凡,大冬天一个个忙得脑门儿冒汗,没有多少山珍海味,脸上的笑容却是最灿烂。我想所谓岁月静好,就是一大家子人可以热热闹闹做一大锅子菜来吃吧。
后来,到市里上中学就很少回姥姥的小院了,现在再也吃不掉姥姥烧的菜了,小院的模样也已经渐渐模糊,然而姥姥做的菜的味道却经常梦里出现,醒来枕巾往往湿了大半。
中学的时候成绩莫名其妙很好,很多同学抢着跟我同桌,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张洁,因为我记得她经常给我带妈妈做的汉堡,还特别广告一句,你放心吃哦,我妈妈做得特别干净,你看我的名字就叫洁;还有一个陶帅,另一个陶陶,周末的时候经常带我回她家吃饭,她妈妈做得番茄虾米汤特别好吃,对我也是关怀备至,至今想念,只不过这两位同学在上大学后都联系甚少,可能是我太能吃了,也可能是她们不需要我帮忙补习功课了,不管怎样,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我很想念你们,还有你们妈妈的厨房。
工作之后,越来越少踏入厨房,买了很多好看的碗盘也渐渐蒙尘,直到有一次去悠悠家玩,她带我一起做饼干,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烤箱这个可以让幸福指数爆表的物件,我切黄油,她筛面粉,手里忙活着,嘴上窸窸窣窣说着话,烤箱里正烤着的饼干已经飘香,悠悠往外撤烤好的饼干的时候,我忍不住先尝一块,恍惚间我想起小时候跟姥姥一起度过的厨房时光,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心事也随之一扫而光。
这次小房子装修,厨房占了13平米,也就是几乎占了这个45平的小房子的30%,跟设计师沟通的时候,我们两个都没有纠结封闭式还是开放式,就是根据现有房型结构和我的需求,很自然得出的这样一个方案:整体格局是一字型,水槽和烟灶集中在靠窗的一侧方便散油烟和干燥通风,灶台下面是消毒柜,方便洗碗后存储和消毒,往里依次是操作台和小吧台,小吧台上面一排柜子,放茶具,酒杯,小吧台下面放一台小冰箱,储酒储下酒菜,朋友来的时候我们很少在小客厅看电视,一般都是熄掉房间所有的灯,开一盏小夜灯或者点一盏古董“五更灯”,就着影影绰绰的灯光,喝茶饮酒聊天到深夜。
关于厨房的回忆和故事暂时想起这么多,我想以后还会更多,我们曾经都是无拘无束游弋于山海之间的少年,而随着岁月流逝,山川转遍,最后的归宿都是厨房与爱,愿你也跟我一样是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