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非常尊敬的心情,翻开了《姚著中国史》第一卷《黄河文明之光》。读过之后,合上书页,心中又更多了对华夏历史很多敬畏。
这本书的作者姚大中,是台湾东吴大学教授,专职研究中国古代史。这一系列《姚著中国史》,是姚大中老师倾尽毕生精力创作的著作。
第一卷《黄河文明之光》,从北京原人等古人类的考据说起,讲述黄河文明的诞生与兴起,直到秦汉帝国的鼎盛以及黯然崩解。泱泱数十万年,华夏祖先从北京原人漫长的懵懂与探索,夏商周与春秋战国的文明积淀,到纪元前五六世纪形成汉族基础的“诸夏”,最后经秦一统中国、大汉盛世发展成为“以汉为名”的“汉族中国”,经过对传统的不断总结和扬弃之后,形成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华夏文明傲立在东方。
包括从小学接受的历史课程在内,大多中国历史类著作,都是以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为主线,以各朝政治中心所在地——中原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穿插少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多是从上层统治阶级的视角来叙述,可以说是针对统治精英阶层的历史,对社会大众、平民阶层、地理周边区域较少关注。
《姚著中国史》一书中,姚大中老师另辟独特的视角,淡化了历代王朝的更替,而是关注社会制度、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社会全貌,以一种综合研究各方面的演进过程的平行视角,描述整个民族的演化和发展过程。在叙述过程中,更详细引证研究了经常被忽略的许多“蛮夷戎狄”等四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这是面对整个华夏民族发展状态的客观、全面的视角,是一种 “超越王朝循环,以世界史视野展示出的大中华文明”。
姚大中老师治学严谨,阅读比对了大量的历史研究资料,从陶器、铜器、铁器等制造工艺发展,钱币的演化,甲骨文研究,书法、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的传承,到墓穴出土的竹帛文献考证,古城遗址研究等,全书内容都是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客观、可考据的研究结论,非常令人信服,同时也让人对华夏文明历史产生了更深层的敬畏。
远古时的占卜,是非常虔诚的一项活动,而卜辞中也藉此记述下许多珍贵的史实资料。比如殷商时代的王妻,在卜辞中一概称为“妇”。殷朝家族制度,理论上是一夫一妻制。而“妇”在当时地位非常重要,“分担政治、军事责任,战争时是统帅,平时领有封地”,“妇好”、“妇井”等都参与了重要的朝政事务。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都是“女强人”啊。也可以看出远古时代淳朴的观念,那时并未受到过多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束缚。
说起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人们通常都会想起传说中鬼谷子门下四位弟子,苏秦和张仪,孙膑和庞涓。而姚大中老师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认为实际上苏秦应该比张仪所处的时代要晚,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影视剧中所演绎的二人同时代角力的情节了。当然,于研究历史,尊敬姚大中老师的严谨与认真,影视剧作为一时娱乐不必过于苛刻。
汉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成为华夏最大的民族,与其开放包容的思想观念分不开。春秋后期已经渐渐形成的中国全域一致的汉族基础——“诸夏”,即展现了扬弃狭隘的血统观念、以文化为重的特质,又经过“攘夷”的方式,将其他少数民族也都吸收到“诸夏”之中。正是汉族始终秉承的以文化为准则的明朗开放特性,包容四方的“民族大熔炉”,才得以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华夏民族,以汉为名,继承了开明、包容、创新的特质,传承文化,在东方历史上散发着永久的光辉!
2017.02.20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