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至2022年7月18日,由市教育局选拔推荐,我参加了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组织的“黑龙江省初中教师作业设计、考试命题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四天半的时间里,培训内容安排紧凑,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收获颇丰!
组织这一季的培训并且全程陪伴的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于海艳主任和王哲老师,参与者100人真的可谓全省初中英语团队中的精英组合,特级教师、各地市和区教研员、中考命题员、《资源与评价》编写人员等,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认真聆听,不禁触动与反思。
复盘关键词:平台、智慧、成长、创新、反思
一、 平台决定视野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走的很远。”优秀的人对此有共鸣,有认同。相信这句话,也是因为有格局与境界。格局,是看不见别人的坏,境界,是看得见别人的好,合作共赢的前提也是基于此。身处优秀的团队,场域的影响让一个人不自觉更加认真与投入,主动合作与分享。我的思维导图研究和团队日常工作受到于主任的关注和认可,未来如果有可能与更多的英语人交流、互动、学习“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与研究”,是我所热爱与坚持,更倍感珍惜能够做有意义的事。我们此次培训还为每个人创造了一个新的交友平台,强强联合,抱团取暖,共促蜕变。
二、智慧决定思考
在一天的限时试题命制现场,小组合作研讨后一位教师代表在前面读出了试题命制的内容,对于试题命制的如何大家纷纷发表见解,此环节结束。就在此,于主任走到命题老师旁,再次慢下来细读命题内容,然后提问:这个命题是针对谁的命题?简单一句提问,激发了全体的思考,我们小组内大家也纷纷表达:如果...,如果...。这就是我想说的——好的问题激发思考,好的问题蕴含答案,好的问题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好的问题实现深度学习。智慧,总是化繁为简,一语击中要害。
画面二,于主任给我们分享了一段2分41秒的视频《What makes a good reader?》,答案是A good reader prepares, discovers and reflects. 阅读,不是停留在“读”,每一种策略的背后都说明一种教育理念。学习发生在生活中,生活中的一切也是学习的素材,将学习生活化,学习便成为一种习惯,跳出学习知识本身,内化为一种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英语教学中提倡真实性和情境化。遵循教育规律,重视教育过程,实现核心素养。
三、 成长决定方向
坐下来安静沉浸于学习的状态,似是做回学生,这一次的学习感悟不同于以往的听、记、思,似乎是思维触角更为发散延伸,让我写下一句话:一次次做回学生,一步步更知道如何做老师。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习的过程汲取同仁的宝贵经验,命题设计、作业布置、信息化手段实操等,总有一些实用做法可以拿来就用,或者被她的某种思想撞击,例如王红军老师说《走进新课程》是当年她包里面随身携带的一本书,随时随地翻看的一本宝典。这样的钻研精神和专业态度,是我极为崇拜和要学习的。现在有多少时候,日复一日重复教学行为,“忙、盲、茫”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这次做回学生,我写下一段话:如果,感到困顿、倦怠、无力..., 那么,暂停、聆听、阅读...。
另一个原因是,做回学生,学会换位。例如,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多长;一个人始终保持一个学习状态是否效果好;如何进行吸引人的讲座?(内容、方式、声音、状态等等)做回学生,更让我反观自己的需要,知道了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更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更具实效性,这也让我深刻反思:真正了解学情的重要性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四、创新决定发展
创新,就是一种深度思考的呈现,坚持难,打破更难。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由王哲老师主持“教育热点专题研讨”,“双减”政策的提出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大家交流实际教学做法和感悟。这样一场现场生成性的交流,让主动性表达的教师有平台,更让我们认识了一直在默默为大家服务与乐于分享的教师。其中,让我们听到了作业的分类包含:基础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弹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实现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更看到了于主任对于《资源与评价》改成作业版设计的思考:如何学习英文单词?如何避免重复抄写学会英语单词?第一步,知道所列单词的汉语意思;第二步,英英解释识记英文单词;第三步,设置语段情境,理解文意,填入相应单词。整体设计思路为,避免使用单选题,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即在书写,但是不是机械重复抄写,而是带有思考、理解后的单词填入,填入时的书写即为记忆的过程。作业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载体,而学会的必要条件是走心、用脑、真实情境、链接已知、构建与内化......科学性、专业化、创新意识,鞭策前行。
与我而言又一突破点还有“初高衔接”的认知加深,我从一所初中调转到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此前一直关注“小初衔接”,打破认知壁垒,如何实现教学的长期有效性,一定立足:学习体系,教学体系,体现深度学习的整体性特点,即不割裂,不碎片。
五、 反思决定完善
课标解读,是根本,知道从哪里出发和去向哪里,教学手段,是方法,知道如何到达目标,思维可视化算是一种有效策略,思维导图是一种好用的工具,研究其性能和如何恰当使用,还需不断钻研与精进。此次培训中聆听了8节无生现场授课,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无生授课的活动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各项技能,如板书、口才、组织才能、教学环节设计等。板书设计,浓缩教学内容,可“见微知著”;突出重难点;伴随思路的生成性(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教师书写的基本功展示(文字、符号、图表、图解等形式)。教师一味依靠粘贴,看不到原汁原味的教师基本功,曾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和上班初期,对板书好的老师的课都尤其感兴趣,自己的书写更是受老师的影响,现在对学生的卷面书写一再强调工整和美观,可教师的示范引领在哪里体现?可见省市区各级提出教师基本功真的是意义深远。另一个问题是,书写板书内容的思维含量的体现,长句子的抄写,只是从书本挪到了黑板上,体现思维含量的元素包含:关键词的提取、逻辑的合理、主次的分明、形式的多样、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等,很多人蹭使用思维导图的热度,以为树状和枝杈的外在绘制形式就是思维导图,其实不然,“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是精髓,理解是前提,逻辑构架是保障,然后用思维导图梳理。梳理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更是通过学习而被训练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训练。集中充分体现水平思维、垂直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效融合。
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持学习、反思、成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