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afternoon, glad to meet you again.哈咯,又见面啦,我们先回顾下上周的内容吧——
科斯定理:谁用的好就归谁。
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的最初主人是谁,最终都会流动到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
废话少说,接下来我们开始新的内容——边际 Margin.
1. 钻石和水,哪个更重要?
经济学的鼻祖是谁呀?
Bingo,便是Adam Smith,他曾提出一个问题:“水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水的价格却非常低。钻石对人的生命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钻石却非常贵,这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用到我们之前提过的概念——边际margin,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事实上,整个经济学的思维都是关于边际的。
那什么是边际呢?一句话解释就是
“新增”带来的“新增”。
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要新增的成本;
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入)是多卖一个产品,你能够新增的收入;
Marginal product(边际产量)是你多增加一份投入,所能够多获得的产量;
Marginal utility/benefit(边际效用/收益)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收益。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当他第四次当选总统时,有位记者问他:“第四次当选总统是什么感受?”罗斯福没有当场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请这位记者吃Sandwich。
吃第一块三明治时,这位记者感到很是荣幸,很有面子;第二块时,他已感觉平平了;第三块时,他已咽不下去了。
然后,罗斯福把第四块放到这位记者手里说:“再吃一个吧,再吃一个,你刚才的问题,我就不用回答了,你自己会有亲身感受。”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2. 如何做一个边际高手:让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是一个成对的概念。
我们吃馒头,馒头带给我们的效用在递减,但与此同时,我们每吃一块馒头,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要为馒头付钱,当边际效用递减到某个程度,边际效用<馒头的边际成本。这时,我们就会停止吃馒头,而我们只有把钱用到别的地方,才能获得比吃馒头更高的边际效用。
一般来说,当我们把钱按“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的原则,分别购买不同的产品时,我们获得的总效用就会最大。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到底是水带给我们的幸福高,还是钻石带给我们的幸福高?
亚当·斯密说的没错,水才是真正的必需品,所以,当我有钱时,花的第一个铜板会用来买水,否则会怎样?——会死。
第二个铜板,也还是买水,因为我太需要水了;第三个、第四个,还是买水,当第一千个铜板,我还是买水时,水带给我的收益已经相当低了。这时,我可能会想:第一千零一个铜板,我能不能买一克钻石呢?
这一个铜板给我买来的一克钻石,能够很好地满足我的虚荣心。于是,我就把第一千零一个铜板用来买钻石。也就是说,在边际上,水和钻石带给我的幸福是一样的。
没想到吧?你的回答可能是说水比钻石更重要,或者说钻石比水重要。而合理的答案,应该是它们在边际上给你的回报是一样的。
当我一个一个同伴分别在水和钻石上分配时,其实在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确保:水带给我的边际效用=钻石带来的边际效用。
3. 经济学,我要不要次次考100分?
由于资源有限,那么,我们每个人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我们有限资源,以便得到最大效用?这便要用到边际平衡。
先来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资源有哪些?对咯,金钱时间和注意力。
就是在每多花一个单位的成本(时间、金钱、注意力、努力等),我们都要把这多一个单位的成本,花在那些带给我们收益最大的活动或商品上去。从而使得所有这些商品和活动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这就叫边际平衡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了,那么他得到的总收益就会达到最大。
比如经济学挺重要的,那你应不应该在经济学上每次都拿100分?如果你真努力地拿100分,我会认为,你并没有把经济学学好,为啥?
因为你要学习的学科太多了!在经济学上,你从60分变成80分是相对容易的,80分变成90分那就更难了。因为边际成本在增加,而边际效用在递减。你提高的只不过是几分,你的学习总分,除了经济学这门课,还有好多门课。
最后,当你从99分到100分时,你要花的努力非常大,而这些努力带给你的边际收益却非常低。
写在后面的话——
不太明白的,记得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