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之际,随想随感

在牛年春节到来之际, 这些文字聊表心情或感想。

(一)烧烤里的磁粑粑,那是家的味道

腊月二十五重走东西涌,休整一天后匆忙去了宝安高中同学那。2020年的疫情,虽然我们同在一座城市却犹如咫尺天涯般,想来却是整整一年都没见面了。

午饭后,同学特地安排了一场烧烤。在同学办公室前面空地上支上烤架:里面放上燃烧着的炭。新鲜的牛肉切薄片后用竹签串上,各种口味的香肠也上串,几个大红薯,几根玉米。等火起来后,架上去烤。慢慢的翻滚肉串,等肉的香味飘散时,刷上油,沾上孜然,再烤一会。最后全熟时,再上次油,洒上孜然,最后刷上酱油,一串串香味扑鼻的牛肉串便可大快朵颐了。

牛肉丸是广东的手工牛肉丸,个头大冰箱里冻过。需要先烤会儿,把冻的水份烤掉。然后用刀划成十字形的,继续烤,直至这个十字形的刀口涨开。然后上油洒孜然抹料接着烤,烤至香味飘散便可享用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同学变戏法的拿出两个全由糯米做成的糍粑,小小的圆圆的。同学说是超市买的。我们湖南湘西北地区叫粑粑,有些地方也有的省叫年糕,当然形壮各异,口味不同。叫年糕的应该都有浓郁的甜味,叫粑粑的都是原味,有的只是五谷的香味。老家的粑粑因粘米糯米的比例不同而有硬,适中和较软三种口感。一般糯米和粘米的比例分为三七和四六。三七口感硬,四六的比例口感适中,适合大部分人,故一般都按四六的比例。而全糯的较软,像女儿就不喜欢。

同学说其实粑粑也就那么个味,买几个只是想找找家里的味而已。就跟有人问武汉人热干面好吃吗?武汉人说应该是少不那种感觉而已。把粑粑放在烤架上烤一会,等到两面稍稍变黄时,糯米粘米的混合的香味便出来了。闻着这香味儿思绪便不由得飘回了老家火炕里那轮明亮的火以及围着火炕摆放的正在烘烤着的粑粑。看着粑粑一面在慢慢地变黄,慢慢地鼓起来膨胀,然后换烤另一面,同样烤至变黄膨胀,便是米的清香扑鼻了。

(二)年末大扫除,累得腰酸背痛,真怀念以前回家过年的日子,多轻松!

腊月二十六时我坐在家里无所事事,和《汉书》纠缠了会。自从读上《汉书》后,我对我那点可怜的古汉语知识彻底丧失了信心。读了一个学期,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自我感觉没看出个啥味道来。

对面的老曾微信说檫了多少门,洗了几台空调,抹了几扇窗户,末了来一句说是快散架了。我回了个“嘿嘿”憨厚的笑脸。老曾学工科的思维就是和学文的不同。他喜欢用数字说话,用的都是理性的方法。而我的说法大致就是今天搞了一天的卫生,累死我了。

话说我记错时间了。从同学那回来后的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八,我记成腊月二十九了。想着马上要过年了,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搞卫生。从书房的玻璃开始擦起,硬是把我这不够百二十斤的身子站在窗台上,把玻璃的里外给擦了个遍。可怜我这1.7米的身子只能猫着,还得腾出一只手扶着防盗窗的栏杆,另一只手得尽力伸展着来回擦,一不小心,手还给窗户夹了,那个疼啊真叫钻心啊。一个书房下来,汗如雨滴,腰酸背疼啊。

原来以为放洗衣机的阳台干净。没想到差不多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才弄干净。挪开洗衣机一看,下面积了一层硬硬的像是泥的东西。原来发现是排水管出了问题,每次排水都回流,久而久之脏东西在下面累积了一层。也是学文的人动手能力差,孩子妈跟我说过几次排水有问题,让我修理下。我每次都拖拖拉拉,想着最后还是会顺着下水道流走的,也就懒得管。孩子妈估计最后也灰心了,不再跟我提这个排水问题了。

一家人紧赶慢赶,在孩子妈和儿子女儿的帮助下终于在天黑前把卫生打扫完了。总算松了口气,对孩子妈说:以后啊卫生要提前打扫,象今天这样太赶时间了。当我终于能坐马桶上稍喘口气时,才发现朋友圈里有个催款的说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了......立马一阵眩晕,马上查了下日历,原来真是腊月二十八啊。

想想了老家妈妈打扫卫生。腊月二十四要扫掉吊在房子上的那种黑黑的长长的东西,老家叫烟尘子。一般的做法是去屋前屋后的山上砍下一些长而小的细竹枝条,用绳子扎成一簇,再绑在一个长的棍子上,头上戴顶草帽,把吊在屋顶的烟尘子扫下来就行了。那时候家穷,柜子就一个,几把木椅子,哗啦啦一会就搞完了。

今年是全家四口人在深圳第一次一起过年。孩子妈勉强列了个菜单出来。想着城市里速成的无味的鸡鸭鱼肉,便遗憾这个年的淡然无味了。

于这遗憾里甚是怀念以前回家的春节。回到家里,不用操心卫生,不用操心年货的置办,不用操心年夜饭到底是做六个还是八个菜,不用操心年夜饭的菜谱.....

才知道早上迷迷糊糊地让妈叫起来值得留恋,才懂得老爸爸那些许邋遢的胡须也是一种心安,才明白家乡那霹雳哗啦的鞭炮声里蕴含着的浓浓的年味儿。

(三)年花抵不过家乡倚门而来的一句简单的乡音问候:"回来了!"

这阵子各条马路上几乎都有卖年花的:一盆盆的桔子,一盆盆各式各样花儿,一根根的长长的富贵竹,一束束带苞的花,据说能保证在除夕夜绽放的那种,反正我不认识:一律称之为花吧。

古人词:“买花载酒长安市,怎及家山桃李?”。看来古今对于家乡的感情都一样。想想古人真是豪放,买束花儿,捧壶酒,开个车在长安里头招摇过市,用表面的放浪形骸掩饰的其实是对家乡的怀念。大约是从前车马很慢吧,时光流逝得很慢,故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古人的情感。

只是花与酒载不动这许多年我的乡愁啊。与其他乡买花载酒醉卧,我宁愿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夜以继日地往家的方向赶。与其携他乡的花,吾倒宁愿折家乡的一草一木; 与其饮他乡的酒,倒宁愿掬一捧家乡的水轻轻地洒向额头。华丽的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但家乡那条人烟稀少的灰尘满面的道路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城市的高楼大厦怎抵得过那三间瓦房里的温馨;街边悬挂的满眼的大红灯笼,却抵不上家里屋檐下的那串串盐水萝卜;尘世里的歌声,怎么抵得上娘唤儿回家吃饭的呼声?觥筹交错里浮现的是瓦房里那方小小的木桌以及木桌上妈妈的味道。

繁华的都市里也有无数的问候,大多流于形式而索然寡味。心底里最想听的还是那倚门而来的乡音问候:"回来了!“。一句简单的“回来了”便足以慰心灵,便可以卸下你心头的伪装。

年花载不动更多的愁,唯独不善言辞的老父亲那句”回来了“便足足温暖了心,融化了这一年来所有的不快与委屈,那一刻才能让你明白你仍是那瓦房里的孩子,那个瓦房里曾经让邻居们头痛的孩子回来了。

今天大年三十,写下这些文字,权寄乡愁!望家乡的父母身体健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236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715评论 0 3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9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95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33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85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22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02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9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1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47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5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0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6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