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很早就不上学了,不是初中刚毕业,就是高中没毕业。他很看重表弟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当然这个是后话,那是他辛苦半辈子得出的领悟。
九十年代中,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只要不去学校上学,要么在家跟着父母种田,要么外出打工。那个时候,招工很不规范,用工更不规范,打工仔经常当杨白劳,老板随便一个理由可能就把人给开了,还不给人解释的机会。
舅舅凭着自己年轻勤快,倒是也能找到一些工做,不至于每天混日子。晚上收工之后,舅舅会跟着村里一起出来的伙伴出去吃吃喝喝,或者在出租屋里听伙伴们吹吹牛。就这样,他在外面干了一两年,换过好些个老板,但是每年过年都能提上一堆礼物回家,送给外公外婆及亲戚朋友。
有一年,他找到了一个送煤气的工作,主要负责往居民家里送煤气罐。家庭用的煤气罐,空罐一般是16.5kg,罐装满之后大约是30kg。舅舅每天在老板的安排下,骑着自行车把煤气罐送到顾客家。那个年代小城市建的房子,鲜少有电梯,多数是6层楼梯房。于是,舅舅每送一瓶汽,都是扛着30kg的满瓶上楼,再带一个16.5kg的空瓶回店里。
舅舅平日话不多,每天都照老板要求取送货,几乎没出差错。老板很喜欢舅舅的朴实,每天也都好声好气地跟舅舅分配工作,还跟舅舅传授充煤气罐、修煤气灶的技术。舅舅很乐意学习这些修理技术,经常自己在店里拿废旧罐和灶练习,也会很认真地看老板如何诊断和维修。
就这样,送煤气的工作一干就是好几年,期间舅舅交了女朋友,结了婚,还有了孩子。
好像是我第二个表弟出生那年,舅舅的老板已经开了好几家店,又选中了一个店址打算开新店。或许是分店太多牵扯精力,或许是有意想成全舅舅,老板问舅舅能不能自己去撑起那个新店。老板的意思其实就是让舅舅自立门户,去他选好的那个地方开一个店。
舅舅遇到了人生的一个大抉择,是继续安安稳稳地跟着老板干,领着稳定的工资,还是出来创业,博取不确定的未来。他有过什么样的思想斗争,我只能是猜测,他从来没和我提起过这个事情,我也没听其他亲戚提起过。他或许纠结过,上有父母要养,下有两个儿子嗷嗷待哺,万一开店搞砸,再从哪里爬起来?然后,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提起来,应该都是小事,也不会影响结局。
舅舅当然是选择了单干,自己负责进货,自己负责接客户,自己负责送煤气。这一条龙的操作,他都已经很熟练了,加上他原来的老板鼎力支持,一直提供人脉帮他搞定货源的问题,他也就踏实地干起了自己的小店。舅妈也很支持他,在家把二表弟带到断奶就去跟舅舅一起扛煤气罐了。
我在读高中以后才去过他开的那个店,虽然换过几个铺面,但一直在同一条街上。在此之前,我几乎每次去外婆家都能看到我的两个表弟,他们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只有放长假的时候会接到父母身边呆上一阵子。我经常听外公提起,平常舅舅舅妈两个人一起看店,一般是舅舅负责取送货,舅妈在店面负责接待。遇到舅舅有事情回家,舅妈就一个人负责全部工作,送煤气的时候把店面锁起来。除了过年,舅舅舅妈几乎不给自己放假,每天都在店里守着,即使只有一两单生意,也都很开心。
舅舅积极拓展业务,除了修煤气罐、煤气灶,也开始卖起燃气热水器,负责热水器的安装和维修。就这样,舅舅舅妈在那一片街区扛着煤气罐串行,慢慢地积累起了居民的信任,也慢慢地充实了钱袋子。舅舅很早就在村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每层三四个房间,并配有厨房卫生间,方便我那两个表弟结婚后分开生活。
从2010年起,城市里建起了很多的高楼,新建的楼房都有燃气入户。城市的燃气改造也慢慢开始普及,即使是老城区,也逐渐支持燃气安装。很多居民在安装燃气还是继续用煤气之间摇摆,这给了舅舅这样的店家有了喘息的机会。
舅舅当然也很清楚他在四十不惑的时候,遭遇了生意上的难题,他一直在寻求转型。目前,他尝试了在家里种果树,一方面看好水果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方便在家照顾老人。希望这一次,他能够华丽转身,成为水果大王,继续写完他勤劳的一生。
作者自述:
我尝试用耐克模型来写舅舅的故事,各个阶段对应如下:
001 平静:前两年的打工生活,干活、吃喝、吹牛。
002 转折:遇到人生贵人:煤气店的老板,找准了自己的行业。
003 纠结:两个孩子嗷嗷待哺的时期,他要去创业,还是安稳地给老板打工。
004 奋斗:舅舅舅妈把孩子放在家里,两个人艰苦创业,同时积极拓宽技能点。
005 逆袭:家里盖起小洋楼,有资金回家建设果园、投资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