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反思的心态写下今天的日更文。尹建莉老师对家长们提问的解答全都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甚至有点不讲情面地指出家长在理念或做法上的误区,给人当头一棒,即使无法让你当场悔悟,也至少能刺激你立刻去反思。
比如有家长提出对孩子苦口婆心的教导,可孩子就是不听。她说在家长看来是苦口婆心,可在孩子看来却是废话和唠叨。家长一厢情愿,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反复持续地絮叨,完全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着想,他们忘记了孩子才是那个每天要学习做作业的人,怎么安排作业计划,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休息,都应该是孩子自己决定。家长所谓的提醒和监督,说多了肯定就是废话和唠叨了。
我们的孩子其实都很懂事,家长不用着急,只要戒除焦虑和唠叨,孩子一定会成长为让你满意的。
尹老师这番话点醒了我,疫情以来和儿子的朝夕相处,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角色,显然我是胜任不来,稍不留神就流露各种担心和焦虑。而这些儿子是能时刻感受到的,我对他学习上的操心让他完全没有了自我。
生活有万千细节,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有影响的。有时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随口一说的话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心境。
看到儿子写字歪歪扭扭,忍不住开始说教,说字写不好以后会吃亏,卷面分要扣掉;看到他作业没写完却跑去看动画片,又是规定时间又是强行关掉,啰嗦半天;看到他的书桌乱七八糟,到处找文具和书本,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帮忙找的同时免不了一顿批评。
凡此种种,就是我和孩子们在家的日常,习惯成自然的我的日常唠叨成了儿子的紧箍咒。假如我是儿子,估计我也每天要疯的节奏。
尹老师说亲子关系就像是国王和民众的关系。当国王将民众当做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自己只是一个带路者、协调者的角色,他就会真诚地尊重民众,民众在这个国家里就是“公民”,这样的国王内心是强大的,在公民面前也是有权威的;
当国王自视清高,将民众视为低人一等的凡人,而自己这是无所不知的全能王,把自己凌驾于民众之上,他就会通过贬低民众来可以树立权威,民众在他那里就是“贱民”,这样的国王内心其实是脆弱的,只能靠高压统治来暂时收获民众的心,可是当民众群起反抗时,国王的末日也就到了。
家长和孩子就是国王和民众,家长们当然希望自己会是被公民尊敬和拥戴的国王,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们不知从何时起在事与愿违的路上越走越远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虽然还没有到清高王和贱民那种程度,但是离受人尊敬的强大的国王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的苦口婆心对孩子来说不是爱,是溺爱,是煎熬。爱和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我到现在才彻底醒悟过来,原来一直以来我的好心,对他的帮助剥夺了他很多权利,比如让他自己选择,亲自尝试和犯错误。这些都剥夺了他的自由,这些自由的权利才是他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孩子要成长不会因为妈妈们的苦口婆心就能完成,我想是时候粗线条一点了,孩子的事情我少管,多让他自己做主。不写作业那就等着老师批评,不收拾屋子到处找东西我也不要闹心,那是他自己的事与我何关?
犯错误不可怕,大不了再重头来过,关键是得让孩子亲自去经历所有那些他该经历的过程。
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马上新学期开学了,我也要回公司上班,希望从那时开始我们都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要赶走唠叨和焦虑,只在孩子需要我时适时出现就好。
写下此文,是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