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是节日,是人格

至清明问世的二千多年来,中国的农耕文明,古代文人关于清明的诗词造句,自然离不开黄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本以及中国人的人伦道德中的心灵鸡汤。

清明时节雨纷纷

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出自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于: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于: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自于:温庭筠《清明日》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自于:杨万里《寒食上冢》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出自于:李冠《蝶恋花·春暮》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出自于:杨万里《寒食上冢》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出自于:王安石《壬辰寒食》

耳熟能祥的属于上品的还是唐代杜老师的那四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然,如果杜牧还活着,他会将诗略加修改为:借问踏青何处有,驾车离城去乡村。

在中国传统文化洗礼下的节日里,两个节日的创造设计非常自然人文。春节奔着活的来,团聚丰收来年,思家辞旧迎新。清明奔着逝者去,祭祖惦念报恩,思故人思源。

端午节怎么看都是多余,为一个这兮那兮爱国的失意政客屈原先生汨罗江落水事件,后人忙呼了千余年。为楚国人在粮食青黄不接的季节,改善伙食找到了借口,进而推向华夏。

清明节据说是介子推这忠臣的两句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推子介,重耳之臣,逃亡时曾割下腿上的肉给饥饿的重耳吃,重耳即位后要重赏他,可介子推不慕名利,带着母亲隐居绵山,重耳想逼他出山后封赏他,所以放火烧山,而介子推决心不出来,最后与母亲烧死在山中。

重耳,就是晋文公,一看这架势,脸红腿抽筋,不纪念确实不地道啊。

下令每年这天不许烧火,一步二步,演变成今天的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

从主题意思中心思想看,清明节就干两件事,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在这工业文明世风日下的今天,如果将清明节的人文范筹伸展一下,更好。生命清明,家风清明,政治清明,生态清明。

凝聚种群,和谐天下。

笨蛋,清明不是节日,是人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卷本:一年级下学期第5辑 总第16辑 创作:2017级1班 编辑:李照兴 单位:山东省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时间:20...
    李兆兴诗歌教育阅读 4,314评论 0 1
  • 要说清明节,首先就要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
    七哥呀阅读 6,195评论 1 17
  • 天地秋风起,英雄倍寂寥。 汉旗空猎猎,华发日萧萧。 渭水波声远,南阳陇亩遥。 千秋忠烈恨,当此贯云霄。
    沉默之间阅读 1,742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