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作者其人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通俗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个人名言:
富贵无根本,尽从勤中得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腹天生八尺躯
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02—日记介绍
《燕都日记》是冯梦龙《甲申纪事》(十三卷)其中的一卷。其余为:文震亭《福王登极实录》一卷、自撰《甲申纪闻》一卷、《绅志略》一卷、程源撰《孤臣纪哭》一卷、陈济生撰《再生纪略》二卷、无名氏撰《北事补遗》、《淮城纪事》、《扬州变略》、《京口变略》合一卷,第七卷至第十二卷收录当时奏疏、策论、讨贼檄文,也就是以后单行本的《中兴实录》,第十三卷杂录了有感于当时时事而写成的诗文,并附有《工部新刊事例;甲申纪事》。
虽然体裁各篇均不一致,但内容较为统一,大都是记载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行为踪迹以及吴三桂引清军入京的经过的,如《再生纪略》二卷、《孤臣纪哭》、《燕都日记》、《北事补遗》、《淮城纪事》等,而其中又以《再生纪略》和《孤臣纪哭》等纪事更为详备。该书虽然以大量篇幅详细叙述农民军与清军的行迹,但仍然以不少笔墨记录搜集了当时不少的遗闻佚事,其中的某些细节颇为生动。
03—日记背景
公元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又称甲申年),是中国历史上颇不平常的一年,王朝频繁更替。先是在年初的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自缢而亡,明朝诸大臣或慷慨赴死或屈膝投降,统治中国社会长达二百八十余年的明王朝从此灭亡。攻克北京的李自成马上颁布律令,建立大顺政权。
然而,不幸的是,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手握兵权,拒绝了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招降,他一面向清摄政王多尔衮请求支援共同对付农民军,一面广发檄文,号召各地散逸的明朝军队和富商巨贾支持满州新贵向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发起反攻,经过山海关激战后,李自成终因寡不敌众和起义军内部的矛盾而被打败,四月三十日,起义军被迫放弃北京城向陕西方向撤退。
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城。紧接着,明朝残余势力又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
同年九月,“九王子”顺治帝从沈阳迁至北京,将北京定为清朝首都。从此,开始了清王朝将近二百七十年统治中国的历史。关于这一年的史事,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其挥毫泼墨,有的记叙当时事变的过程,有的记录明亡时诸大臣的各种言行,还有的搜集各种轶文怪事敷演为文。冯梦龙的《甲申纪事》便是汇集记载甲申之年史事的诸多野史稗乘稍加编辑而成的。
04—日记展示
己丑三月初一日,昌平兵变,京师戒严。
昌平民噪,焚劫官民舍一空。初二日,何谦以变闻;命谦带罪安职。
张鑻请监国南京(补)。
陈川诸生张鑻来中左门。鑻陈三策;首请太子监国南京,择重臣辅之。
宣府告急,命镇朔将军王承〔允〕侦贼所向(补)。
魏藻德请自出京议饷,不允。命黄希宪、路振飞筹兵饷(补)。
按藻德之请,为脱身计耳。帝谕以在阁佐理。则其计不行。
命遣戍有罪内官朱晋等俱释罪闲住(补)。
按斯时大臣有罪在狱者尚多,帝不之释而独释内官等,何欤!
庚寅初二日,始闻全晋破陷,榆林镇亦破。
冯梦龙曰:闯贼之犯燕都,自榆林始也。九边之兵,榆林最劲;曾一破贼,杀数千人。贼恚甚,悉众来攻。设令中枢有稍知兵者,勿狃小胜,豫请济师为犄角,可令贼夺气去。而一筹莫展,束手以俟其败。榆林既失,而真、保、河间诸郡风靡矣。
召对百官(原本注初四下今依北略改)。
上召府部锦衣、詹翰、科道等至中极殿,问御寇之策;奏对者三十余人。有言守门乏员,当今之急,无如考选科道;余皆练兵、加饷套语。赐茶而退。
冯梦龙曰:使满朝尽科道,能以白简击贼否?
命内监及各官分守九门,稽出入(补)。
谕文武官输助(补)。
全文阅读地址:http://wenxian.fanren8.com/06/15/567.htm
05—个人心得
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明朝残旧势力(南明)、顺治的大清王朝,三股势力之间的争斗在作者的记叙中清晰呈现,可惜的是作者站在是旧明朝的角度,痛斥的是革命军的“残暴”,而没看到革命的根源是明王朝的腐朽,是自然而来的过程,所谓的成住坏空。
《燕都日记》跳脱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从国家战争的角度按日来记叙主要的事件脉络、人物的反应及个人的思考,对我们的借鉴是,在日记的记录中,除了个人的生活点滴外还可以加上一些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