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写作的感悟

不知不觉,写作日更营已经接近了尾声。

一开始,我还犹豫要不要参加此次活动,因为临近期末,我担心会挑战失败。

活动期间,有数次想要放弃,因为没有灵感,没有充足的时间。但每每想起写作的初衷,想要用文字传递力量,想要将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硬是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也算是个进步吧。

此次日更营挑战让我正视了自身的不足。

一、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让人体会到文字所包含的感情和道理。文字冗杂,累赘,分不清详略写的具体地方,故事衔接不连贯,人物性格不鲜明,没有掌握特定人物的具体思想和语言特点。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够具体,没有准确把握人物心理状态;没有做到详略得当,每一处都想写好却无法做到平衡,导致有的地方叙事啰嗦,有的地方描写地过于简单。(当然也有写着写着不想费力的原因);有的情节衔接不够自然,过于生硬,前后文不呼应,没有伏笔逻辑圆不起来。文字表达能力依旧欠缺,没有直冲心灵的力量感。

三、语言匮乏,没有把握主旨,以小见大,没有突出矛盾,例如:没有体现女性间互助的美好,精神的传递。

之所以出现这种文章通病,归根结底还是前期的“输入”不够。

阅读量不够,对文学的理解不够透彻通通都是写作路上的绊脚石。

而文学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所以在保持写作“输出”频率的同时,还要保证阅读“输入”。长此以往,自身能力才能提高。

一、阅读离不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积累素材的同时还能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笔记的灵魂在于文章思路。“思路”就是作者在构思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

叶老说过:“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理清文章思路,就能理解文章内部的联系,从而有效表达出文章主旨。

二、写作离不开落实。

新手写作路上最大的障碍,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暗示自己文笔不行,写不好,从而拒绝动笔。

但事实上,光输入不输出,同样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只有不断动笔,才可以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从而查缺补漏,实现自我提升。

我们刚开始写作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笔,这时,我们可以去模仿别人的文风。仿写具体可以参照富兰克林写作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文风后,再不断练习,融入进自己的东西。

每天可以拆解一篇文章,研究套路和读者的需求,总结出自己的写作之路。

再来谈谈写作的初心。最开始接触写作是因为喜欢的圈子产粮太少,所以才自己动笔,丰衣足食。

最开始我的写作总是掺杂着功利心,我会在意有没有人点赞和评论,但往往无功而返。慢慢地,也就看开了。于是我开始接触普通的写作。

但网络文章和传统文学的壁垒堪比次元壁,我简直就要一头撞死在这。写出来的东西不堪入目,我自己都羞于拿出手。

这种羞耻心一直延续了很久,直到友人点醒了我:写作凭的不就是热爱吗?

正是我喜欢别人笔下的悲欢离合,生活烟火,才会想要刻画出同样精彩的生活卷轴。

自己笔下的人物,又何尝不是我们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呢?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希望热爱写作的我们,终有一天在鼎峰相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