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骏马
网络打开视野,让我们看到年轻人五花八门的赚钱方式。无论开淘宝店、网上直播,还是公众号大V,他们无一例外都很年轻,而且身价上百万近千万。我不羡慕他们有钱,但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有钱,我视金钱如粪土,但不明白他们集肥的速度为什么那么快。
最让我震惊的是,25岁的清华毕业生李叫兽(李靖),所在公司被百度亿元收购,他本人成为百度副总裁。这是什么情况,即使叫兽所在公司是个独角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百度将起收入麾下可以成为章鱼的新触手,也没有必要让一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担此大任。任何看似无法理解的现象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原因,更无法轻松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之所以将视线锁定这位身价过亿的叫兽,源自一篇旅游广告方案,内容极具画面感: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着酒杯,坐在火堆旁。”
你看,这段文字没有一个形容词,但它勾勒出4幅令人无比心向往之的画面。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因为他省去了形容词,主要用名词和动词叠加,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让人浮想联翩。而形容词往往描述的是抽象的感知,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放慢了阅读速度,这正是文字背后不为我们所知的理论逻辑。可见,这位年轻叫兽的文章不是随便写写,而是费了一番功夫和脑力。
再打开他2年前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为什么?因为我们把阅读当成消遣,而他将阅读的知识点相互连接、整合,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与知识之间发生了多方联系。
比如,人的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读完这句话,我们的做法是:噢!知道了。如果用点心,会把句子记在本上,时时翻看。而叫兽怎么做?他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遇到的那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你可以找来阅读。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看电视、电影。之所以我们喜欢看别人演戏,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愿意深入思考,这会消耗能量。而看电视、电影,只是被动的接受,加之故事引人入胜,情节曲折感人,很容易引起共鸣,所以好影片层出不穷,《战狼2》票房一路飙升,贺岁档紧锣密鼓。
接着,叫兽又问了第二个问题,我的哪些行为或工作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这个例子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那就是4幅令人向往的画面:跃出水面的鳕鱼、爬上树梢的金丝猴、空中盘旋的山鹰和自由自在的背包客。
很显然,这样的思考方式并不符合大脑喜欢画面的本能逻辑,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不能问出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因为我们不想思考更深一步,那样太辛苦,太累。
叫兽的过人之处正在于此,他逼着自己反其道而行,人们喜欢做的他坚决不做,人们不喜欢做的他乐此不疲。网上搜索可知,叫兽是个学霸,他将深钻细研的气质带到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以深入学习的思维面对就业,开公司,写公众号,最终被百度收购不是因为他清华大学毕业,而是他有超强的学习力和思考力,这一点异于常人,非我辈能及。
我们往往满足于既定的任务和日常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因为太累,有那个功夫不如追剧、打游戏。而有一部分人却在我们停止思考、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习以为常的时候,仍然积极地探索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正是他们的杀手锏,也正是他们身价百万的原因所在。
他们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他们向回看,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然后他们向前看,构思知识指导现实的用法,接着他们还要不停向四面八方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
我们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目的是迅速让大脑放松下来,可以去做舒舒服服的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答案永远不会是舒服的,如果那么容易得到想要的答案,我们也就与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而高手与众不同的原因是,他们有与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和完全不同的想法。
他们很年轻,他们爱思考,他们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他们有钱挡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