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光耀的认知源于高晓松的一档节目,节目里对新加坡的各个阶层的民众进行调查,发现无论哪个阶层对李光耀的评价都是很好的,并且都会一致的说出“他很厉害”。一个人让一部分人说他的好是容易的,但让所有人说他的好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发现了两个接近实现的人,他们是曾国藩、李光耀。
这本书是李光耀的回忆录,重点讲了自己在新加坡推行双语政策的历程。试想一下,要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推行一个改变国民说话习惯的政策,让人家把自出生以来的习惯给改了,有多么困难,我们通常有这种感觉: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就够难的了,何况是一个国家。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
一、任务的艰巨性有很多问题,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它有多困难,甚至普通人都无法发现它,更别提解决它的智慧和勇气。看完书后我大概总结了下李光耀的心路历程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1、首先作为一个国家,就要有自己的官方语言,不可能鸡鸭鹅打成一片,但是,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国家,有人讲汉语普通话,有人讲粤语,有人讲闽南语,有人讲马来语,有人讲马来印尼等地方性语言,必须要选择一种统一性的语言,但选什么呢?无论选这些语言中的任何一种,都势必会引起他种族的波动,这么小的国家是经不起这种波动的;
2、因为自己国家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使它不得不成为各国之间的桥梁,为了稳定与发展,确定了英语是自己国家的第一语言,这事算是开了个头;
3、当时新加坡社会有70%以上的人是华人,这个占比巨大的社会群体不容忽视,这些人会不会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根源,丧失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如礼义、廉耻、孝敬父母、重视家庭、忍耐奋发等等,用李光耀的话说“如果我们像一些社会那样盲目模仿美国人或英国人,而没有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或文化,那么,老实说,这样的社会或国家根本不值得建立,更谈不上捍卫了”出于这个,语言系列问题进入了第二步:为了长久,各个民族学英语的同时要保留并发扬自己民族性的东西,比如华人学华语,即第二语言;
4、因为全民都要学两种语言,势必会导致有人跟不上步伐,比如占比很多的华人,他除了普通话、英语还有自己老家的方言,也就是要学三种语言,而人脑学习语言的带宽是有限的,又出现了第三个问题,去方言化,也就是要去改变新加坡华人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听和说方言的习惯,而这里面又很多涉及到感情层面的问题;
5、到后面中国崛起了,大家意识到学中文的重要性了,而全国都是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没有那么多的顶尖中文老师来满足国民学汉语的要求。
问题持续不断的产生,作为领导人的李光耀只能不断去解决,像他说的“运动是我倡议的,是我全力推动的,我必须承受来自各方的攻击,否则,我们的政策就要面临失败”其实后面还有后半句,国家就有可能分裂。看完整本书后,感觉对整个人的抗压能力都有所提高,如果要做一件事,只要它是正确的,就要用一切手段去捍卫它,去做成它,一直到做成为止,或者到自己死去为止。
二、做事的手段李光耀在讲自己推动双语的进程时,也在同步讲述自己的改革手段:
1、政治原则:稳中求变,看完书会发现,李光耀身上透着东方人的太极智慧,他时刻在提醒自己:任何强迫手段和立法,都会有引起内乱的危险,他甚至在说中说“政治是一门只做可能做的事的艺术”,一个有这种思维的人加上持之以恒办成事的性格,往往就是领袖;
2、大战略结合接地气的小手段:一项制度要想真正落地,一定是让他的终极对象深刻接触才能有效,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有大把的制度无法落地,我觉得就是因为把精力放在了定制度,却在执行上一塌糊涂。李光耀在推广华语让民众少说方言的时候,用过各种小手段来让一线民众直接产生“痛感”,比如:(1)华族公务员在办理华人业务时,和40岁以下的华人只说华语;(2)40岁以下不会说华语的人办事,必须排在最后,等会华语的人办完才能办;(3)给为民众提供服务的公务人员佩戴“我会说话语”的牌子,让民众能直接说话语沟通,也让其产生一种光荣的感觉……“粗中有细”这个词也许说的就是这种人;
三、永远保持理性、客观且磊落作为一个多元国家的领袖,一个华人,能够让各级、各族民众都承认他,都认可他的管理,并且都以这个多元国家为荣,他必定是超脱自己原来的身份设定的,而这却并未让新加坡的70%华人民众对他产生反感。他说“无论我如何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感到自豪,在政治上,我绝不能被看成一名华文沙文主义者,否则将为新加坡带来灾难”。新加坡中央党校的副校长问他会不会回中国访问祖籍地,他说:不会,如果去,我在东南亚就有麻烦了。也许只有这样的理性且磊落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生存,这里想到了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不能对人说的事。这是一条多么困难但明智的处事之道,我们应该按这个去修炼。
四、关于变化其实整个新加坡的双语进程就是一部变化的历史,民众时刻处在变化的政策中,不断的在适应不同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结果,一位新加坡教育部的委员说,改革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因应付不了学业而半途退学;一部分家里有钱的则到外国念书,然后一去不复返;没有选择的沉默的大多数只好苦撑下去。改制后的三五年,除了少数英文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过关斩将外,大部分都已经焦头烂额,不少人只因英文不及格被拒于大学门外,他们只好带着无奈和怨气投身到社会的大熔炉去。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五味陈杂,有这么几点感受:1、关于变化,要么适应,要么慢慢适应;2、金钱可以让我们的选择多一些;3、我们目前很幸福了。
看完书,惊叹于变化中的百折不挠,彷佛自己也经历了一遭,好像我们正在经历的事都不叫事一样。无论什么终究会解决,不断想办法,扛住,持续做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