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3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又一力作。与《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不同的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从一定程度上讲,《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对《百年孤独》的补充,因为作者曾说《百年孤独》中的人物都不懂“爱情”,所以才会孤独,而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爱情得到了完完全全的实现。

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马尔克斯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放荡的爱情,羞怯的爱情……这是一篇贯穿人物漫长一生的情史,是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期对爱情的思考。

其实,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作者已经着手此书的创作了。然而获奖后的各种社交活动使得作者无法潜心创作,他干脆留出一年的时间以全副精力投入作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活动。一年后当作者重新执笔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之前创作的部分,于是他把书稿全部推翻,重新开始。

作者在创作此书之前对殖民地时期的时代特色做了深入研究,比如那时的生活方式,劳动形式,人们的饮食、风俗习惯等。这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如费洛伦蒂诺·阿里萨与菲尔明娜·达萨的电报通信是通过一种叫做“联站”的方式联络的,为此作者向曾当过报务员的父亲请教过这种久远的电报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创作此书的严谨与细致。

书中所写的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作者以他父亲的爱情经历为原型加以创作的,按照作者的话来说,整本书的故事创作都是以他所熟悉的、实实在在的事件为基础。作者不主张以简单的概念和纯粹的才智为基础来写小说,因此我们书中对爱情的思考到现在仍不会让人觉得过时,“我对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社会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胆怯,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控制反感”“对于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这些源自书中的警句历久弥新,对于当世的爱情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童年赋予人生的意义 ——《童年牧歌》代序 南祯 童年之于我们的人生,实在是着有很大的意义。 一个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
    祯丝稀少阅读 466评论 0 0
  • 追拍重庆夜景十年记 作者:唐安冰 江北为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之一,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北岸,今年新打造了三大景观照明...
    f2dcc5df1b5e阅读 1,712评论 0 0
  • 最近,向着拳击世界靠近,学起人家练习泰拳。拳脚动作没有学到多少,现在却要硬着头皮来谈什么体验和经验。运动是我的爱好...
    思语随说阅读 315评论 0 0
  •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日)高杉尚孝著、郑舜珑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版 写作这件事,...
    施多雷阅读 465评论 0 1
  • 一 “高燃回国了,,,要和安雅准备订婚了,你知道吗?”看到对话框突然弹出的这句话,我愣了愣,心里却早已是千帆过尽...
    SwaN_7阅读 2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