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历程真的太长了,长到什么程度?只要爸爸妈妈还有一口气在,孩子就永远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是慢慢发生的。那么,一个简单问题:为人父母者,你会表扬和批评你的孩子吗?
我们做父母的在当父母这条路上也是薄冰上行走,战战兢兢,看到孩子一点错误就如临大敌,马上批评,迅速指出,立刻制止,恨不能把错误瞬间扼杀在摇篮中,把孩子这棵小树旁生的小叉果断掐掉,去芜存菁,从而不蔓不枝,笔直上长,长成参天大树。
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轻描淡写,觉得本来就该如此,没有必要大做文章大张旗鼓地表扬。
其实我经常就是这样,只要看到儿子一点错误,马上不淡定,调门上扬不止五度。
儿子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关爱小朋友,诸如此类,表扬的力度远不及批评的力度,完美做到戛然而止。
我是随时批评,谨慎表扬的认真践行者。
有一次终于爆发了冲突,儿子哭着说:“我做错一点事情,你们就马上冲过来,说个没完。我认真写完了作业,头都不抬,你们就是看不见,一句话也不说。”
我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嘴上却很诚实:“做得好的那是你应该做的,有了错我们就应该马上指出来,不然你就养成坏习惯了。我们都是为你好!”
冲突不可避免。
看看,看看,很多父母是不是都是这样,口口声声“我是为你好”,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我就可以无所顾忌地随时随地批评你。
近期觉得自己以前学的那点育儿知识以及不适应青春期的孩子了,又开启了回炉学习。
我在得到APP学到一个观点:随时表扬、定期批评。其实我懂得表扬和鼓励的正向引导力是不可低估的,但每每到看到孩子有错的时候往往会有立即开嚷的冲动。学和做还差着一个坚持。
任何人对于肯定和赞赏都是心怀欢喜的,正面暗示会让孩子心情舒畅,强度小,频率高的表扬,可以达到重复正确的效果。孩子会笑眯眯地朝着你希望的正方向前进了。
批评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内心充满反感,久而久之,逆反心就有了。我们和孩子产生共情,只要把孩子的心情理顺了,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孩子乖乖配合是迟早的事。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揪住孩子的错误不放。
专家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控制安全边界,鼓励试错,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对于我家的那位初中生而言,二周一次,小学生一周一次即可。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认真总结孩子近期的表现,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大家一起讨论整改的目标和方法,书面记录下来,等下一次家庭会议的时候对照改进的效果。
想想,儿子小学的时候这个方法我也是经常用的,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耐心越来越少,想当然认为孩子大了,该会自觉打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看来,我错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一点错误没有的孩子也是可怕的。
好方法永远不过去,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走,实践去了!
记住,要坚持至少一个学期不动摇!李希贵校长说:前方有高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