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爱书者,你一定要看看《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
如果你是读书者,看看《查令十字街84号》。
不管你喜不喜欢看书,你喜欢旅游也行,你也要看看《查令十字街84号》。
我极力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确切地说,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信集。
看之前,因为影评,我以为是类似触不到的恋人类似的情景的书,不是的,这是一本极有温度的书信集。
颇有画面感的文字,一个过分活泼诙谐,对书如痴,却又非常善良可爱的女作家与二手书店跨越大西洋长达二十年的超越买书超情感从前慢的故事。
我只匆匆浏览,就被这份情感浸漫性的包围,就像冬日的午后阳光,如此温暖。
从买书开始,海莲的慷慨解囊给店里的人寄运紧缺的物资,与店里每个人逐渐建立起一种老朋友的信任感,以及海莲和德尔的知音之遇,在书信的字里行间缓缓流淌。
每一个字都裹挟着温度,像羽毛轻扫着心脏,像水的涟漪在荡漾。
大概因为汉芙小姐收入大多用来买书,英伦之行被各种情况搁置,二十多年终成遗憾。时间是残酷的,生命是有限的,未来那么多不可预知,个体又是如此渺小的,可是你不是孤独的,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书信,就像珍品,不管是怎样的流水账,你捧信而读,因为跨越了四季,因为慢,我们着急激动的看完,然后再在夜深人静时,细细研读。很久的消息,尺素终短,情谊更显绵长。
现在你在被窝里,就能知道千里之外,万里之外发生着什么……这就是信息发达的时代,但知你安好,我便放心。语言越发精炼,来不及回味,就在声波中消散……
书信里承载着那么多次诚挚的邀请,海莲最终也没能踏上那块她极为向往的寻找“英国文学”的圣地。各种缘由,各种琐事的耽搁,是路途终究太远,生活终是拮据,却又慷慨的善良人儿,只能借由到过书店的她的朋友给她的描述来想像。
那个一直给她寻找她想要的书,深谙她书情似老朋友,那样绅士矜持又风趣的人等了她二十年…
就是这样的英伦,古老神秘,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街道繁复,却又情意绵绵,就像伦敦的雨和阴天,任何一角仿佛都能诉说着光阴的变迁……
就像海莲最后给到英伦朋友的信中那样说的: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到了英伦,你一定要在那驻足,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亏欠的是店里人的,那些热情友好的人,那个努力卖书给她的好心人,那真挚的信任和友情,那个旧书店承载的情怀……